“八昊达”公司开发生产的“点读笔”问世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各地经销商纷至沓来,商谈合作事宜。普遍认为这一产品非常实用,具有广阔前景,但也都指出,目前能和“点读笔”配套的书籍太少,不利于市场推广。
这让周亚平更深刻地认识到事情的紧迫性,看来,多途径开发配套使用的书籍是重中之重。为此,周亚平安排了两件事,一是向各大出版社寄发广告宣传资料,谋求合作;二是和有代理产品销售意向的商家沟通,希望他们充分利用各种关系,争取和本地的教育机构合作,制作可以配套“点读笔”使用的各种教材、教辅书籍。另外,为了保护公司的创意产品,安排了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工作。
回想楚靖坤和吴树慧两周前来公司商谈的项目,他意识到如果率先在本市小学英语教材上实现点读,这将具有非凡的示范作用。
周亚平拨通了吴树慧的电话:“吴经理,两周前你和楚先生来,说要去联系本市小学英语教材印码一事,开始了没有?有没有进展?”
电话那头回答:“老楚这个人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他能不行动?从你们公司出来后,他就一直住在本市,没有回香港,每天在跑这个项目。但确实是太难了,到处碰钉子,受足了窝囊气。对了,老楚说明天到你公司,还有重要事情向你请教,我们当面再说吧。”
第二天上午,吴、楚二人风风火火地来到公司。周亚平一面给两位倒茶,一面调侃:“楚先生,听说这段时间碰得头破血流?辛苦了!”
楚靖坤大大咧咧地说:“我这人反正脸皮厚,脑袋硬,不怕碰钉子,我就不信有过不去的坎,攻不破的关。”
谈笑了一阵,楚靖坤说:“我们言归正传,这两个礼拜,我们都在跑这个项目,没办法,时间太紧,下学期本市的小学英语课本很快就要开印了,错过了这个机会,又要再等一年。因此,这两个礼拜我们只能拼命去找关系,去求爹爹拜奶奶。还好,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
楚靖坤给周亚平讲述了这段时间奔忙的情况。
基于楚靖坤对内地情况的了解,他知道,要想办成一件事,一定先要疏通各种关系和渠道。为此,他动用了在深圳的关系网,甚至找了一位在体制内有一定职务的亲戚。楚靖坤是个有原则的人,他知道,任何事,不能轻易去麻烦亲戚朋友,特别是担任一定职务的亲戚朋友。但这件事他经过反复考量,觉得必须去找这位亲戚,因为只有他出面说句话,才比较有影响力。另外,他考虑,这是一件有利于教育事业,有利于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好事,是值得推广的新生事物。谁来参与这件事,都是积德之举,不会有任何负面影响。
通过重重介绍,辗转找人,到处公关,四方游说,终于到了最后一关——“市教科所”。有关领导答应,只要该机构同意,就可以在本市某区先行试点。
“教科所”主任叫尤素芳,是一位办事果断干练的女强人。
楚靖坤第一次上门拜访,向门卫通报之后,对方借口手头正忙,让他们连办公室门都没进就被打发走了。
第二次总算是进了门,见了面,但尤主任只向来人点点头,既不请他们坐,也无礼节性的泡茶端水,便埋头公文,不予理睬。
吴树慧感到十分尴尬,正打算拖着楚靖坤离开,谁知楚靖坤却反而走上前去,直到尤素芳的大班桌前,嬉皮笑脸地说:“尤主任,实在对不起,刚才走得太急,口渴了,能不能讨杯茶喝?”
这一番话,说得尤素芳哭笑不得,她抬起头,看到满面堆笑的楚靖坤,轻声说:“哦,对不起,我正在处理一个重要文件,请你们先坐下来稍等片刻。”同时,提起内部电话说:“小肖,泡两杯热茶送我办公室。”
尤素芳是那种原则性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干部,也是一个不畏权贵的人。开始,她听到上面领导为楚先生的事打招呼,逆反心理让她产生抵触情绪,误认为楚靖坤他们为达到以权谋私的目的,一定是买通了上级部门,所以,爱搭不理,故意冷落。但看到尽管这样对待他们,他们没有抱怨,忍辱负重,而且也从未搬出上级领导来压入,这说明他们不是屑小之辈,确实是干实事之人。由此,觉到自己的作法有点过分。
上茶之后,尤素芳带着歉意说:“我手上这份文件,今天就要发下去,没办法,怠慢你们了。”
“没有,没有,尤主任日理万机,我们本不应该来打扰,但现在又只有您能够拍板,所以冒昧找上门来。”楚靖坤在家族酒馆里耳濡目染学会的这一套礼节辞令,现在派上了用场。
“不必客气,请楚先生详细介绍你们这个项目的内容和意义,重点说说与我们教育科学的关系。”尤素芳说。
楚靖坤使出十八般武艺,从各个方面详尽介绍“点读笔”的由来,它的功能与用法,特点与优势,同时,介绍了配套的点读书的制作方法。他还特别提到,不少英语教师,都公认这是外语学习的“神器”,这不就是教育科学的进步吗。
吴树慧也对楚先生的发言作了补充。
听了两位的讲述,尤素芳若有所思。最终,她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说的点读书必须另行制作,要加印一层‘隐形码’,但如果这样做,势必增加印刷成本。而目前所有教材都有规定的价格,国家规定是绝对不能提价的。那怎么办?”
楚、吴二人一时语塞,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一问题。楚靖坤急中生智:“尤主任,我们两人都是做营销的,技术方面不是很懂,但应该是可以做到不增加印刷成本的。这样吧,我们下次请公司周总过来,技术方面的问题他能说得更清楚。”
因为这个缘故,他们来“八昊达”公司搬救兵。
讲完这一切,楚靖坤对周亚平说:“周总,我其实也真弄不清印刷点读书会不会增加成本,当时只能胡诌不会增加。看来,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确实必须提高印制成本,这件事就彻底泡汤。”
“没那么悲观,可以做到不提高印制成本。”
周亚平把几种方法详细地给楚、吴二人进行介绍,然后说:“这样吧,趁热打铁,我们今天下午再去一趟‘教科所’吧,我当面向尤主任解释这个问题。”
下午,周亚平与楚、吴二人一起来到“教科所”。
这次,尤素芳对待客人的态度截然不同,热情打过招呼后,马上命人端来热茶。
“楚先生,你们昨天走后,我又仔细研究了你们留下的宣传资料,有了更深的体会,确实对小朋友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我们可以在本市选定一个区作为试点。但我上次说了,前提是教材制作成本不能增加哪怕是一分钱。我想请周总给我说明,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怎样做到这一点?”
周亚平把从挎包里拿出几本书,放在桌子上,说:“尤主任,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要介绍这一学习工具点读发声的基本原理。‘点读笔’之所以能在这些书本上一点就发声,读出单词或者句子、段落,是由于这些书是经过制作的点读书。这些书页上的每一个发声单元上在印刷过程中都增印了一层肉眼不易看到的‘隐形码’,‘点读笔’就是依靠笔头识别这些‘隐形码’来发出相应的声音。”
周亚平演示了“点读笔”在书本上点读,继续说:“众所周知,彩色书籍都是四色印刷,即青、黄、品红及黑四种油墨,由于青色与蓝色近似,故俗称为黑红蓝黄。由于必须加印一层‘隐形码’,所以,一般来说变成了五色印刷。从逻辑上说,五色印刷应该比四色印刷要稍微增加一些成本。如果要达到尤主任说的,不增加一分钱支出,有两种方法可以做到。一是仍采取四色印刷的工艺,但在制版分色时把四色变成三色,这样,加上‘隐形码’一色,仍然是四色。但我不倾向这种方式,原因是,表面上看,这两种方法印刷物差别不大,但仔细观察,四色印刷的没有五色印刷的读物颜色鲜艳,有点灰暗。”
“既然这样,还是必须五色印刷,人家印刷厂肯定要加钱呀。”尤素芳担心地说。
“有办法!”周亚平从容地说,“我们原来也遇到过,如果是四色印刷机,制作点读书,必须两次操作,要增加很多工作量;但如果是六色印刷机,一次过,四色与五色印刷一个样,基本不增加成本。我想,帮我们印制课本的工厂应该不是小厂,一定会有这种大型印刷设备。”
尤素芳是个办事极严谨的人,她还是不放心,问:“万一他们没有六色印刷机怎么办?”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法回答。
周亚平不甘示弱,说:“尤主任,您放心,万一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也可以说服厂家配合试点,不增加费用。毕竟贵局的课本印刷是一笔大买卖,他们会要考虑利害关系。”
事情终于这样定下来了。
一个区的小学英语教材成了可以使用“点读笔”的教材,这可是开天辟地第一次。
楚靖坤和吴树慧为此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召集一班人马,紧锣密鼓地进行“点读笔”的推销。经与周亚平协商,公司在经销活动中,打的是“八昊达”公司本市营销中心的旗号。
小学开学后,楚靖坤施展他的公关能力,到点读课本的试点区各个小学游说、宣传,效果还真不错。有的学校,在上英语课时,会邀请“营销中心”派人去专门介绍和演示“点读笔”。还有的学校,允许“营销中心”安排人员在放学时在校门口摆摊销售。甚至有一个学校,在召开一次大型的家长会议时,也让“营销中心”的老师去“讲课”。
派谁去呢,楚靖坤和吴树慧都有自知之明,文化程度不高,不可能上台演讲,最后只得派营销经理刘青霄去讲课。谁知小刘也是初次上台,一时紧张,结结巴巴也没讲出什么名堂。下来后,被老楚恶狠狠地骂了一顿:“你这个猪头,这么好的机会被你糟蹋了。”
不管怎么样,销售形式一派大好,眼见得大把的钞票进到公司来,楚靖坤心里乐开了花。有了钱,老毛病又患了,在“营销中心”,成天陪客户吃吃喝喝,“卡拉OK”,按摩休闲,样样不少。
也是老天爷关照,尽管公司开销惊人,但生意还是不断找上门来。一位马来西亚的客户找到“营销中心”,提出了一个新的需求,要购买能够配套“古兰经”使用的“点读笔”。
课题回到了“八昊达”公司总部,周亚平看到这一片新的应用领域,自然十分高兴。他对楚靖坤和吴树慧说:“我们怎么就没想到这么好的一个用途呢?想想,□□教的信徒都要诵经,那么厚一本经书怎么背熟,怎么做到标准诵读?用‘点读笔’学习诵经确实是一个好点子。我看,今后国内也可以推广‘点读笔’诵读学习佛教经典,照搬这套办法。”
但因为牵涉到□□教经典,大家都分外谨慎。
楚、吴与周亚平商议,首先要客户确定在该国常用的经书版本,其次是确定最佳的诵经版本。待此两项确定后,才开始点读版“古兰经”的制作,以及下载到笔里的诵经声音的制作。
开发的样品由客户带回马来西亚后,传来好消息,反映非常好,第一批订货是2万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