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好友关切的询问,乐之瑶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回答道:“还不错哦,确实学到了好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不过,她并没有向严霏提起前几天刚刚踏入职场时所遭遇的那些误会以及不愉快的经历。
接着,乐之瑶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般,主动跟严霏分享起自己近期在用户调研方面的学习心得体会。“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才发现,用户调研这个领域啊,乍一听可能会觉得挺复杂的,但实际上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也就没那么难啦。”乐之瑶一边说着,一边用手中的笔在空中比划着解释。
严霏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地点点头表示认同,同时忍不住感叹道:“哇,原来如此!不过对我来说,还是感觉有些难以理解呢。”
乐之瑶耐心地继续讲解道:“其实真的不复杂啦,咱们不是学社会学的嘛,平时多多少少也接触过类似于田野调查这样的研究方法呀。举个例子吧,就拿现在很流行的短剧类 App 来说,它们的用户关注点通常都集中在几个方面,比如剧集的丰富程度、内容的质量高低还有使用是否便捷等等。为了获取到这些关键信息,我们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或者面对面访谈等多种形式去收集用户的真实反馈。”
严霏听得津津有味,却没发现旁边的一个男同学余景新正竖起耳朵偷听。他装作随意地翻开课本,但余光却始终锁定在乐之瑶的方向,听着她们轻松谈论着自己插不进去的话题,内心羡慕之余,也不禁回想起自己这几天辗转反侧的心路历程。
招聘会前夕,校园的天桥下,余景新从狭小的寝室里挤出来,迎着刺骨的寒风推开宿舍楼的大门。寝室的面积并不大,勉强能容下4张单人床,床头是几个堆得杂乱无章的书包和未洗的衣服,角落里放着一台老旧的电脑。墙上贴着他从网上打印下来的学习计划表——“转行成为程序员,半年内找到工作,年薪十万”。这张表格已经被折叠成了几条皱褶,看得出来是他时常翻阅的纸张,鼓励他在忙碌和困顿中艰难地支撑下去。
这个计划对很多人来说或许普通,但对余景新来说,却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他来自西南地区一个小城市的单亲家庭,母亲身体不好,常年靠低保维持生计,而他大学四年全靠助学贷款支撑。眼看着毕业临近,身边的同学纷纷签了高薪的工作,他却因为专业不对口,几次面试都碰壁。
生活虽然困顿,但他从未停止过努力的步伐。每天晚上,他都独自坐在床上,借着昏黄的台灯光,埋头啃那些看不懂的编程书籍,尝试着将自己从低谷拉向新的高地。虽然日子过得艰辛,背负着沉重的助学贷款和生活费,但他知道,只有跨越这段最困难的时期,才能迎接未来的曙光。
最近,余景新听说一位老乡在一家科技公司靠Python开发赚到了高薪,甚至用两年时间帮家里还清了债务。这让他心中燃起希望。他告诉自己:只要能进一家科技公司,哪怕从低级岗位做起,也能改变家里的状况!
“如果能进入这样的大公司,我的命运就会改变吧……”余景新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抹执着。
正因如此,那天当他无意间捕捉到乐之瑶与严霏在课堂上交头接耳、低声细语地探讨有关用户调研的话题时,起初,他也不过是漫不经心地侧耳倾听罢了。然而,就在某一刻,当“短剧类 App”这几个字眼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耳畔之际,他那颗本就敏感而好奇的心猛地剧烈跳动起来。
要知道,余景新对于乐之瑶所实习的那家公司可是早有耳闻啊!那可是一家在整个国家范围内都声名远扬的互联网巨头企业呢!近些年来,这家公司更是势如破竹,连续推出了好几个家喻户晓且备受欢迎的 APP 应用程序,其发展速度之快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虽然乐之瑶她们并未直接提及任何关于产品开发的具体计划,但是考虑到她目前正在擎昊公司实习的特殊身份,再加上刚刚听到的关键信息——“短剧类 App”,余景新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开始拼凑起一些零碎的线索来。渐渐地,他似乎隐隐约约地察觉到了一丝端倪。
“说不定……这真的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呢!”就在这时,一个大胆而诱人的想法突然不受控制地从余景新的脑海深处疯狂涌现出来。然而,与此同时,另一种声音也在他内心深处响起:“别冲动!这种无端的猜测还未得到证实呢,搞不好还会给自己惹上一身不必要的麻烦!”就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念头在他心中激烈交锋着,令他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与挣扎之中。
可即便如此,在随后的数日里,那个所谓的“机会”却犹如一根尖锐无比的刺一般深深地扎根在了他的心头,无论白天黑夜,始终挥之不去。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它便会肆无忌惮地刺痛着他的神经,扰得他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如果我错过了这个机会,一直找不到工作,我可能就得回老家了。到时候,别说挣钱了,连母亲的医药费都负担不起。” 他在书桌前坐下,对着手机里母亲的照片喃喃自语。他没有告诉任何人,甚至没有告诉自己最亲近的友人,因为他知道,这件事情或许并不光彩。
最终,他下定决心,将这一切当成命运给他开的一个小口子。他开始整理简历,把自己仅有的一些编程经验补充上去,又花了一晚时间练习如何在面试中表现自信。他的眼底布满血丝,但精神却亢奋得发抖。
“我能行,我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