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砚上雪 > 第19章 错徽

第19章 错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御书房的烛火被窗外渗入的夜风吹得摇晃,将萧景琰执剑的身影投在朱漆屏风上,拉长成一道锐利的剪影。

他指尖抚过剑鞘上那道深刻的划痕,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雪天——先帝将这把剑赐给他时,剑格上还没有这个“琰”字。

“静臣。”萧景琰突然开口,“你当年在翰林院时,可曾留意过先帝批奏章最爱用哪支笔?”

裴霄雪指尖拈起一撮雪芽,茶叶从指缝漏入壶中。壶口白雾袅袅升起,模糊了他眼底的神色。

他略一思索:“紫毫狼颖,青玉笔管。”

“错了。”萧景琰剑尖一挑,撩开案上奏折,“是那支秃了锋的羊毫。”他目光落在裴霄雪脸上,“大哥总说,笔钝些,字才沉得住。”

裴霄雪唇角微扬:“陛下连这等小事都记得?”

“朕记得的事不少。”萧景琰突然用剑鞘敲了敲案角那摞地契,“比如静臣这些年在漕运要道上置办的庄子。”

裴霄雪坦然:“臣老了,总得给子孙留些产业。”

“‘产业’。”萧景琰重复了一遍。他会意,抬眼看向裴霄雪。

裴霄雪迎上他的目光,不避不让。

二人对视一眼,某种隐秘的共识无声地达成。

萧景琰将剑横在膝上:“蓝家那小子近日在查成和十三年的军械案。”

“臣有所耳闻。”

“冯适才的门生当年负责蓟州军械调度。”

“所以冯阁老乞骸骨了。”裴霄雪从袖中取出一卷绢册,“这是兵部的密档副本。”

萧景琰放下剑鞘,重重压在“冯适才”三字上。他接过那本档案:“一群人的骨头,比一个人的难啃。”

“陛下圣明。”裴霄雪忽然抬眸,“不过臣一直好奇,先帝为何总用那支秃笔?”

“哦?”

“陛下,笔钝了,才看得出执笔人的真力气。”

殿内一时寂静。萧景琰突然大笑:“静臣啊静臣,二十多年了,你还是这般……”笑声戛然而止,“朕记得翰林院那会儿,你修书,最爱批注。”

“臣年少轻狂,幸得先帝宽容。”裴霄雪敛去眼底闪动的情绪。

萧景琰起身,翻身运剑。剑锋拨弄灯芯,火光倏地窜高。“先帝若见你如今模样,怕要叹一句‘物是人非’。”

裴霄雪端坐如松:“陛下天命所归,臣不过顺应时势。”

“那时你说什么来着?‘天工未竟,自奋执棋’?”

“臣惭愧。”

萧景琰收剑归鞘,重新坐下:“蓝家小辈查军械案,你怎么看?”

“冯适才既去,朝中于旧事无能言事者。”裴霄雪指尖在某处朱批上一顿:“谢闰章断臂,清流已散,其门生虽仍在,倒也翻不起什么水花。不过……”

“不过?”

裴霄雪斟酌开口:“兵部倒还有些肃王旧部……”

“哦?”萧景琰笑了,“静臣勿忧。李侍郎是不是快致仕了,朕记得他儿子在鸿胪寺……”

“陛下圣明。”裴霄雪执壶斟茶,水线稳如尺量。他将茶推过去,“年轻人嘛,去岭南历练历练也好。”

萧景琰轻笑:“静臣觉得,这些小辈能翻出什么风浪?”

“臣只是想着——”裴霄雪垂眸吹散茶沫,“有些事的代价,不是他们能承受的。”

茶香氤氲中,萧景琰突然转了话头:“云昭前日来求朕,说要跟裴家小子学琴。”

裴霄雪眉梢微动:“公主金枝玉叶,犬子岂敢……”

“你当年翻墙给朕送书时,可没这么多规矩。”萧景琰轻叩案几,“朕看两个孩子投缘。”

“陛下说笑了。”裴霄雪指尖摩挲着茶盏,“那孩子心性还不成熟,臣正打算送他去书院静修两年。”

“朕倒觉得,驸马都尉府更需要照临这样的年轻人。”

裴霄雪沉吟片刻,忽然笑了:“那臣……再让他多练练《凤求凰》。”

“你倒是舍得。”萧景琰叹了口气,“静臣啊,田产地契,可曾有一处是留给自己的?”

“臣得沐天恩,所求之物,陛下已经给了。”裴霄雪浅笑,“余下私心,只想江山社稷能为陛下所愿。”

萧景琰摆摆手:“罢了。明日带些新茶来——要你府上雨前收的那批。”

裴霄雪起身一礼:“臣告退。”

走出殿门,夜风卷起他官袍一角。多年前那枚翰林院的旧木牌早已不见踪迹,唯有丞相的紫玉官牌静静躺在腰间。

裴霄雪回府时,夜已深沉。

檐角铜铃轻响,他踏过青石小径,忽闻琴音自书房传来。曲调清越,如松风过涧,却又在转折处暗含铮铮之音,似金戈隐现。

他驻足廊下,静立聆听。

一曲终了,余韵未散。裴照临抬首,见父亲立于门外,当即起身行礼:“父亲。”

裴霄雪缓步入内,指尖抚过琴弦,上面余留些未散的震动:“《广陵散》?”

“是。”

“弹得不错。”裴霄雪在太师椅中坐下,“只是杀气太重。”

裴照临垂眸:“儿子愚钝。”

“‘愚钝’?”裴霄雪轻笑,“你三岁能诵《楚辞》,五岁通《乐经》,先帝夸你‘灵慧天成’,你若愚钝,我倒是不知,天下还有几人能称聪慧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