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戊犹豫了。
巫咸所预言的事情,还从来没有失算过。
“朕只是好奇,所以问问。”
太戊尴尬地笑了笑。
“岂能因为朕一人而败坏国家大事和后世子孙的生计呢?朕享尽人间富贵,活到这个岁数,已经很满意了,难道还要永远霸占这个位置,贪心不足吗?既然求长生会带来灾祸,那么朕不去追求便是。”
那日之后,太戊果然没有再询问过巫咸长生相关的事情。他日理万机,整个商王朝上下有很多事情都需要他操心,那天的对话内容很快就被他抛之脑后。在他的生涯当中,这实在是一件鸡毛蒜皮般,不值一提的小事。
“朕当初执政不久的时候,天降雷霆。那之后亳城中心长出了一棵怪树,它一半是桑树,一半是谷树。百姓和大臣都认为是不祥之兆,那时候朕的威信还未树立起来,他们都说朕的统治会给商王朝带来灾祸......如今那棵树已经枯死,而非议朕的人也一个个老朽死去......”
“犬戎,枭阳,兰夷的蛮族又劫掠边境了......这些该死的蛮夷是杀不完的吗?朕要用他们的头颅来祭祀鬼神......”
“又有天灾......”
“太子今天打猎没有收获,回宫时为发泄怒火射杀了多嘴的奴仆......这孩子都多大了还这么不省心,还学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来朕的天下如何能放心交给他?这孽障......”
“......朕刚刚睡着了?老了......”
“奇肱国君死了,从异兽吉量诞生到现在,一千年的时光已经过去,奇肱国君终于寿终正寝......死得好,这老家伙去世了,诸侯就群龙无首,再也成不了气候。只是,他也会死的么......”
“活上一千年,是什么滋味呢......”
太戊励精图治,在商的历代君主之中算得上是一代明君,他执政那些年,是商朝权威的复兴期。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思维也逐渐迟钝起来,对治理商朝国事的兴趣也逐渐转移到子女教育之上。
......
“你想亲自领兵,讨伐犬戎?”
太戊看着眼前意气风发,跃跃欲试的太子。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视力和精力都每日俱减,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也衰退了许多,浑身散发出苍老的暮气。他的年龄太大了,即使有巫咸的高超医术保养,也已经活不了多少年头。
太子跪伏于地,口中说道:
“父王!犬戎国与中土世代为仇,却与奇肱国暗中交好,互为唇齿,是我国心腹大患。我国养精蓄锐多年,早已具备了将其一举歼灭的能力,只是惧怕奇肱国人有兔死狐悲,唇亡齿寒之忧,才不大举进兵。如今奇肱国君新亡,国中乱作一团,自顾不暇,正是出兵消灭犬戎的好时机。犬戎若亡,奇肱国便会暴露在我国兵锋之下。一举一动都受到我国掣肘,失去行动自由。届时诸侯势力化为一盘散沙,再也没有威胁中土的能力。”
“孩儿不才,愿亲自领兵,兵进犬戎国,除此祸患。立千秋不朽之基业,为商带来永世和平!再把犬戎国宝戎宣王尸抢夺过来,使您寿延千载,永享太平!”
太戊静静坐着,耐心倾听太子滔滔不绝地讲述他的宏伟计划。他没有出声打断,像以前一样斥责他异想天开,孩子不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这个国家他统治得够久了,早就应该退位让贤,而太子也确实需要一场胜仗来培养信心和树立威信。
犬戎国在海内之北,奇肱国则在犬戎国靠西的地方,位偏西北。那只传说中能使人长生不老的异兽戎宣王尸,就是犬戎国的镇国之宝,地位如同神明。犬戎国在帝喾时期受到重创,为寻求庇护,将戎宣王尸所生独子“吉量”赠予奇肱国。此后两国便世代交好,而奇肱国君也开始了他一千年的统治生涯。
夜已深了,太子早已打道回府,太戊命左右上前,拟定诏书。
“告诉奇肱国新君,圣朝此次出兵,必灭犬戎国于一役。让他出兵助我们讨伐犬戎,相信他会作出聪明的选择。”
太戊淡淡下令,语气不容置疑。经过此次战役之后,奇肱国将会彻底成为一个名存实亡的国家,失去一切话语权,还能够保留多少体面,就看他们如何选择了。
若他们选择讨伐犬戎,就会与犬戎结仇,失去之前积攒下的公信力,再也没有资格领袖诸侯,只能彻底成为附属国。若不然,便是抗旨不尊,没有了屏障的奇肱国只能沦为鱼肉。
“另外......消灭犬戎蛮夷之后,让他们用飞车将那匹叫做戎宣王尸的异马带来这里,给朕看看。”
太戊忽然想起了什么,略微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说道。
朕只是想看看,那可以无视自然规律,没有任何副作用,便可以让不经过任何修炼的普通人长生不死的异兽,究竟长什么模样。
朕并不是怕死,并不是想长生不老。朕的一生波澜壮阔,朕的功绩永垂青史,朕的一生没有任何遗憾,活到这般年纪,也早应该退位让贤。
犬戎,奇肱,你们这些弹丸小国的君主,有了长生之法又能如何?你们的生涯岂能与朕相比!
不过,看看也好,而且,这也是我儿子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