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槿和童伊不和,这是整个学校都知道的事情。
杜槿所在的学校,是泽川市有名的国际学校。在这里上学的童伊就像参加拍卖会的孟枳禾,格格不入。
因为童伊是个孤儿。
她是因为有了赞助人的帮助,才能进入这所学校。
平日里在学校,杜槿是那个学习好、教养好、家世好,深受老师和同学喜爱,活跃于学校各大活动的优等生。
而童伊则是那个默默躲在角落里,只专心于自己的学业,不希望被别人过度关注的小透明。
在那个介于懵懂与成熟,每天挥洒着青春与荷尔蒙的年纪,让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女生产生交集的,是一个叫张佑光的男生。
杜槿从没说过自己喜欢张佑光,但是周围的人都很笃信她对他有好感。
杜槿与张佑光可以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两个人从小学开始就是一个学校,只不过那会儿彼此都不是很熟悉,只是知道对方的名字,偶尔在走廊和操场碰到会打声招呼。
初中两个人被分到了一个班,还短暂的,做过一段时间的同桌。那个时候的杜槿已经开始长个,张佑光却还是瘦瘦小小像个小学生一样。
刚刚开始青春期的男孩女孩还不知道该怎样正确的面对自己和其他人的变化,又不肯承认自己的不安,于是就那么别别扭扭的过了三年。
到了高中,两个人再一次在校园里重逢。这时的杜槿逐步脱去稚气,变得美丽优雅,慢慢学会了大大方方的与别人相处。这时的张佑光也一下子抽条,舒展开的身体也让他比原来更加阳光开朗,从懵懂无知的小男孩变成了从容自信的少年。
高一开学,学校按照惯例举办迎新晚会,老师选择了杜槿和张佑光两个人担任主持人。
排练的时候,两个人第一次站在舞台上对词,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空空荡荡的座位,杜槿突然开始呼吸急促,感到头晕目眩。
张佑光注意到了她的不适,于是扶她下台,给她递水,一直安抚她直到杜槿缓过神来。
那是杜槿第一次发现自己居然会对“将要面对很多的人”这件事产生恐惧,张佑光也是第一个知道她患了“场所恐惧症”这件事的人。
之后张佑光查了很多资料,在他的鼓励下,两个人相互配合着,最后很好地完成了晚会,也是从那时起,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而童伊,则是张佑光的后桌。
他们现在所在的国际学校,有一半的课程,都是英语教学。
第一次童伊在课堂上用英语回答问题时,她紧张到声音都在颤抖。紧接着她听到了有人在窃窃私语,似乎是觉得她的发音很奇怪,于是她涨红了脸,悄悄坐下。
后面半节课在讲什么她完全不知道,从此之后她拒绝用英语回答任何问题,面对老师鼓励的目光也只是一个劲地摇头。
直到某天放学后,张佑光告诉她老师让她去一趟语音教室,说有事找她。童伊在门口等了一会儿,没等到老师,等到了张佑光。
对方拿着钥匙打开了门,突然开口,“即使同是英语母语的人,之间的发音也会不一样,就像我们都是说汉语,各个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口音。”
“但是我们不会因为和别人的口音不一样就认为其他地区的人说的不是汉语,也不会因此就拒绝说话。我们不会嘲笑一个外国人说的不是‘标准汉语’,同样他们也不会。”
“‘不一样’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如果你更喜欢‘标准发音’的话,我可以帮你去和老师借钥匙,这样你可以每天来这里练习。”
童伊感动地望向张佑光。
绯红的霞光照耀在她的脸上,她的眼睛清澈而明亮,颊边细小的绒毛轻柔而可爱。对面的男生背对着光,高瘦而清爽,带着夏日阳光的气息,正低着头认真地看着她。
一阵风从窗外吹过,吹乱了少年的心绪。
“谢谢你,张佑光。”
杜槿的生日在九月底,按照惯例,杜尧每年都会为她举办一场盛大的生日宴会。于是杜槿递了一份邀请函给张佑光。
“时间定在周五晚上,到时候司机来接我,你就和我一起去吧?”杜槿询问张佑光。
“这个,不行。”张佑光摇了摇头,“我晚上有点事,稍微晚一点过去,可以吗?”
杜槿睁大了眼睛。“你知道,我……那个……宴会上那么多人,你不在我怎么……”
“不会晚很久的,也就半个小时左右,我自己的事情处理完就马上赶过去,你自己坚持一下可以吗?”张佑光安抚杜槿到。
“半个小时,那我等你结束一起过去。你晚上有啥事啊?”杜槿好奇地看着张佑光。
此时一位路过的同学靠近,嬉笑道,“他晚上啊,要去约会。”
杜槿更加好奇了,“约会?和谁?”
那位同学指了指教室里面的童伊,“就是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