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江宁被程瑜一个电话喊去了医院,中午吃过饭他就回去睡觉了,定了个闹钟,一觉睡到了五点。晚饭也没吃就出门了,准备到单位食堂对付一顿。
吃饭的时候看了一下天气预报,从食堂出来的时候又抬头看了眼天空——今天天气很好,无风无雨,漆黑夜幕里零零散散挂着的几颗星星,是个难得的好日子。
今天晚班在席的,其中有一个是轮班的见习管制,叫李晓,是中心另一个二级管制的徒弟。不过因为人家最近请假了,目前都是程瑜在带他。
小伙子比于诗涵还晚来点,但性格比于诗涵开朗的多,为人处事很像他师父,见着江宁还挺热情,“江哥!”
江宁点了点头,毕竟最近是程瑜在带李晓,程瑜没来,李晓就问了一嘴,“瑜姐怎么样了?她上午发消息说车祸住院了,我到下午才看见,后来问她也没回我。”
“没什么大事,有点轻微脑震荡,休息两天就好了。”
江宁一贯冷淡,说话也没多大起伏,李晓应了一声就没再多问。
今天依旧是江宁代班主管,换班前给今天要上席的几个管制开了个小会,分配完扇区又说了一下今天航路上的注意点。
上席的时候,江宁让李晓坐席他在后面看着。
如江宁所料,今天天气很好,航路又顺畅,起降顺利,他们的工作量也小了不少。
李晓虽然来得晚,但有一点他比于诗涵好,下指令的时候不会犹豫,反应迅速,脑子转的也快。江宁一直看着他,有问题的时候就跟他说一声,他调整起来也挺快。
两个小时班快结束前,江宁接了个电话。
原本的好心情,彻底被打乱了。
航空管制,附近一片空域有限制活动,所有路经的航班都得绕道避开,而已经在区域内的,也得马上把他们调离开当前区域。
面对突然加大的工作量,相比起其他人,江宁倒是比较担心李晓这边——听到他说航空管制的时候,李晓明显有些没反应过来。
江宁看着执勤时间也差不多了,干脆就拍了拍李晓让他让位,让后面换班的上席。
刚开始还算有条不紊,但没过一会,塔台的电话也来了,地面特情,二号跑道上有特殊情况,整条跑道都得关闭。
虞城机场一共四条跑道,三号跑道在管制范围内,暂时无法使用。二号跑道特情也不能使用,于是只剩下了一号跑道跟四号跑道——一号跑道靠近航站楼,四号跑道离航站楼最远。
拥有四条跑道的虞城机场,满足日常吞吐量偶尔还会有忙碌的时候,如今被迫两条不能使用,那进近要落地的飞机就得排队。就像在高速路上,前面的车踩一脚刹车,后面跟着的也得踩,再往后的每人踩一脚刹车,那速度就慢下来了。
于是,堵车就是这么形成的。
而现在,他们是堵机——又得合理安排离场起飞的,又得给要落地的排序让他们依次进近。而后面跟着的是从四面八方过来的航班,每一个都得排队,都得等着,但每一个都想插队,都想早早落地。
管制员的工作量,便又加大了。
大约半小时后,进近范围内航班开始堆积,江宁想了想,临时加开了一个扇区。今晚值班他是代班主任,遇到特殊情况是有这个权利的。
多一个扇区分流,也可以减少另外几人的压力。
“国航1504,左转航向090,上标准气压2900,当前位置十海里处盘旋等待,目前有航路限制。”
“CQH8816 now cancel hold,turn right heading SS 207 resume own navigation.”
(CQH8816现在取消保持,右转SS 207恢复自主领航)
“深圳9683,上到5300,左转航向180。”
“CQH8816 ,radar service terminated,contact Yucheng approach 120.3 good day.”
(CQH8816联系虞城区调120.3,再见)
“东方5422,航向040,下到12。”
“上航9333,由于限制,保持当前航向。”
……
江宁语速很快,下指令的声音几乎没停过。
而在百公里外的万米高空之上,东方5320航班已经进入虞城区调范围。
“东方5320,保持当前航向,下高度72。”
“下72,保持航向,东方5320。”
徐柯淳调好高度,难得航线这么顺畅,心情还不错,“要是天天都能有这好天气多好,感觉今天可以早点落地了。”
小陈在后座笑嘻嘻:“一会落地去吃火锅嘛?我刚听蔡姐他们说要去火锅来着!”
“火锅?哪家啊?”
“说是机场附近新开的,我也不知道。”
徐柯淳跟陈诚闲唠了两句,转头又问王珩宇去不去,王珩宇挑眉,“也不是不行。”
三个人计划的好好的,小陈已经在琢磨一会怎么去跟客舱的乘务小姐姐们说一起去吃火锅的事儿了,结果还没乐完,耳机里又传来区调管制员的声音,“东方5320,通知,虞城有活动,航路限制,本场延误至少30分。”
一机舱三个人瞬间沉默:“…………”
打脸来的如此之快!
Flag这种东西真的不能随便立!
王珩宇迅速反应过来,深深吸了口气,“稍等,我联系一下家里。”
一般航路有问题,都得跟公司的签派和工程师等报备情况,公司会做出相对经济化的决策,而机长的职责,不过就是个驾驶员。
很快家里来了消息,让他继续进近。
王珩宇按下通话按钮通知区调,而区调很快继续给他下了指令,“东方5320,下高度6000,联系进近121.3,再见。”
“下6000,121.3,再见,东方5320。”
徐柯淳调好高度参数和进近频率,“高度6000,频率121.3,调好。”
“确认。”王珩宇看了一眼数值参数,“先做进近检查单。”
两人一个喊话一个做动作,检查单完成无误后,飞机进入进近范围。
王珩宇开始按流程联系进近管制,“进近你好,东方5320,高度6000,应答机2250,听你指挥。”
很快,耳机里传来那个清冷感十足的声音,“东方5320,虞城进近雷达看到了,左转航向330,高度下4200,修正海压1022。”
王珩宇听到声音愣了一下,是江宁。
“左转330,下42,1022,东方5320。”
王珩宇复诵完,副驾驶的徐柯淳调整参数,飞机完成转向和下降,而耳机里那个声音似乎一刻没停过——能听出他的忙碌,但并不匆忙,有条不紊且游刃有余。
王珩宇往前飞了没多久,江宁的声音再次通过无线电传来,“东方5320,减速230,保持当前航向,下高度3600米保持。”
“减速230,当前航向下3600,东方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