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从逃妾到开国女帝 > 第13章 第十三章 故知

第13章 第十三章 故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亲兵动了动嘴唇,不吭气了。

“而且,这是瘟疫,是曾让西域楼兰一夜灭国的疫症!我不能拿勇士们的命冒险!”

亲兵到底没忍住:“您就这么相信那个女人?她毕竟是个汉人!”

“如果她骗了我,”耶律将军眼神冷戾,“我会让她后悔来这世上走一遭!”

“访客”就在这时登了门,来人穿着及膝灰色长泡,头戴宽檐儿毡帽,五官称得上深眉朗目,只是发型古怪了些——刻意剃短的头发只在顶上留了一撮,因为太过鲜明,反倒夺了五官的存在感。

“耶律将军,”他称呼熟稔,神色却极严峻,“是你将疫症带到这里,你知道我有多少族人因此病倒吗?”

他上来就问罪,态度可谓毫不客气。耶律将军却只淡淡一撩眼皮:“我不来,瘟疫就不会造访你的族人?据我所知,疫病最早是由中原人的商队带来的,是你与中原人做生意的愚蠢决定造成了这场灾祸,如今没法向族人交代,就想把脏水泼到铁勒的勇士身上?”

他冷笑:“如果你以为,草原的子民和秦家人一样软弱好欺负,我不介意用长刀帮你纠正这个看法——李恭将军。”

这发型标新立异的男人姓李,单名一个恭字,如果崔芜在这儿就会有印象,汴梁酒楼的说书先生提到过这位的事迹。

没凑,这就是那位坑了主家,又险些将千里河西走廊送到党项人手中的秦氏副将。

在说书人唱念俱佳的讲述中,他果敢狠辣、杀伐决断,差点让百年世家的河西秦氏绝了后。却不想这位当世枭雄远没有想象中风光,河西之地固然摸不着边,回到本族的大本营后,也只能扮演一个跑腿传话的角色。

可见传闻和现实之间,少说隔着一条九曲黄河。

耶律将军单名一个“璟”,其父曾任铁勒八部联盟长,后又设宴伏杀其余七部首领,统一铁勒逐部。

刨除其杀人不眨眼的霹雳手段不提,此人称得上雄才大略,一边是任用汉人、改革礼俗、建筑城郭、发展农商,一边又东征渤海、西伐各游牧部落,短短十年间,已然建起偌大一盘家业。

耶律璟是他的第二个儿子,时任铁勒兵马大元帅,虽非嫡长出身,却继承了其父的文韬武略。此番挥师南下,便是他力主促成,虽未俘获后晋宗室,却掠走大批俘虏财宝,赚得盆满钵满。

但他并不满足于此,转道向西,便是打着旁的主意,没曾想人算不如天算,什么都计划好了,老天却在这时撂下一场瘟疫,将他原本的打算砸得七零八落。

“瘟疫不结束,你和我谈什么都是空话,”耶律璟明白轻重缓急,再大的雄心壮志都得给士兵的性命让路,“我麾下勇士死了二十多个,出现病症的也有一百多人,再这么下去,精锐都得折在这儿!”

李恭一愣:“才死了二十几个?”

这话乍一听很欠揍,耶律璟却捕捉到言外之意:“你们死了几个?”

帐中有些闷热,李恭脱了毡帽,颇为烦躁地抓了抓头:“从发病到现在,总共有三百多人染上疫病,死了三四成。”

若是崔芜听到这话,定会拍着李恭肩膀安慰一句:当初中原地区瘟疫横生,十年内死亡率接近五成,病死三四成不算多了。

但李恭不满意:“那些郎中巫医都是废物,要不是还用得着,我早把他们拖出去砍了。”

耶律璟眼神闪烁,没接茬。

李恭目光却转了来:“你方才说,军中病死的不过两成,发病的也只有一百多人?我要是没记错,你这一趟带了不下三千轻骑?”

耶律璟知道瞒不过他,状若坦然:“不错。”

李恭死死盯着他:“三千轻骑,怎么才死这么几个?你该不会有事瞒着我吧?”

耶律璟沉默不语。

被谈论的当事人还不知自己如一块鲜美的肥肉,被循味而来的恶狼盯上了。她拖着刚相认的“同乡”回了单独的营帐,不过交谈三两句,就将各自老底交代得一干二净。

“丁肇安,三十岁,祖籍秀州……啊呸,上海,本科学的是机械工程,毕业后进了大厂,”他啧啧两声,不知是懊悔还是怨恨,“早知道就不卷了,优化就优化,大不了回家啃老!总好过现在,加班加到猝死,一觉醒来,居然回到万恶的封建社会,还成了压迫底层百姓的统治阶级!”

崔芜沉默片刻:“容我提醒一句,在这个时代,你们干商贾的属于士农工商最低贱的一类,连统治阶级都算不上,同样属于被压迫对象。”

丁六郎两只耳朵都耷拉下来。

崔芜想了想,安慰道:“不过,你运气已经很不错了,至少出身良家、吃喝不愁,要不是倒霉催遇上胡人南下这档糟心事,保不齐还能分些家产,当个悠哉游哉的富贵闲人。”

丁六郎听出苗头:“这叫运气不错?那你运气得有多背?”

崔芜也不藏着掖着:“我这具原身家里太穷,打小被爹娘卖进青楼。我谋划了七八年,好不容易逃出来,又被节度使的狗儿子看上,带回府里非逼着我做妾,为了跑路,小命都差点没了。”

丁六郎:“……”

他以为自己够悲催,听了崔芜的遭遇,才知道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原先的自怨自怜,瞬间转化为汹涌澎湃的同情之心。

他知道摊上这么个出身,说啥安慰话都没用,沉默片刻方站起身,依照现代人的礼节,对崔芜伸出一只手:“丁钰,济阳丁氏出身,族中第六子,今年刚满弱冠。”

“我的来龙去脉,你都知道了,以后你就是我妹子,有我姓丁的一口饭,就有你一口汤!”

崔芜:“……”

怎么不管土著还是非土著,都想给她当哥?

她不置可否,只半开玩笑半是怀疑地一挑眉:“你确定?要是我没记错,这一路过来,不都是你蹭我的饭吃?”

丁钰:“……”

他仿佛被一个晴天大雷砸脑门上,蹲墙角不说话了。

玩笑归玩笑,在这个混乱压抑的乱世,能遇到一位“同乡”,对崔芜的安慰还是难以想象的。这意味着许多时候,她不必再独自一人苦苦支撑,那些在旁人看来习以为常的磋磨、委屈与格格不入,尽皆有了倾诉对象。

许是因为心境发生变化,翌日遇到糟心事时,她也未如以往那般愤世嫉俗,反而能心平气和地与对方分说。

“我知如糖盐一类的物资金贵,轻易寻不到,”她从怀中摸出荷包,将装有手术针线的木盒收入袖中,又把荷包塞给一名胡人将领,“还请将军代为转圜,若是实在寻不到,鸡子肉干或是牛羊乳也是好的。”

这是崔芜全部的家当,包括好几件赤金首饰,零零总总加起来,也有十几两重。

胡人将领掂了掂分量,大约颇为满意,总算松了口:“耶律将军说,不许我们把盐和糖分给汉人,你们想要,得自己想法子。”

崔芜:“什么法子?”

胡人将领:“我们的药快用完了,我明日要去一趟互市,你不是郎中吗?应该知道什么样的药更合用吧?”

崔芜懂了他的暗示:“若是方便,我明日同将军一起去。”

胡人将领将荷包收入袖中,拎着马鞭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