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铃打响后,顾时寒回到办公室准备下午要上课的内容。
接近十二点的时候,他起身准备去食堂吃点东西,这时手机收到一则来电,备注显示荣源。
顾时寒笑了笑,很快接通:“喂,情况怎么样?”
电话那头的声音很激动。
“我和团队刚下飞机,我们成功把奖杯领回来了,还受到了表彰,你猜猜这次的激励金税后有多少?”
“五十万?”
荣源笑话他胆子小,不敢猜一把大的。
“错了,这次足足三百万。”
不愧是要上首都亲自接受的表彰,激励金的数额就是大气。
顾时寒干脆放弃去学校食堂,把大家约在饭馆好好庆祝一把。
顾时寒最先到达约定好的餐厅,二十分钟后,他看见下了飞机风尘仆仆赶来的团队成员,他们看上去有些疲惫,或许是坐了太久飞机,可依旧掩盖不了他们脸上肆意骄傲的神态。
他们是带着闪耀的荣誉归来的。
大家坐下后,顾时寒亲自点了一桌菜,热菜上齐,大家纷纷有说有笑的干了一杯,热络的聊了起来。
“时寒哥,你是不知道,我们一下首都,立马就有专人来接我们,我瞬间感受到作为国家稀缺人才是什么优待了。”
荣源坐在他旁边,听完这话,笑着赏了他一顿杨梅,对方哎哟一声捂住脑袋。
“你这小呆子,怎么说话的,好像显得时寒哥平时亏待了我们一样。”
“没有没有,天下哪个老板都没有我们时寒哥好,我只是去了新的地方收获了不同的体验而已。”
荣源放下酒杯,也说道:“是啊,参加这次表彰大会的各方人士有很多,我们的荣誉真是有目共睹。”
顾时寒欣慰道:“那就好,大家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荣源:“受表彰的这一批研发项目上市后,估计能给社会带来可观的效益,能节省不少花在国外专利的费用。”
顾时寒给大家不断夹菜添酒,整个人神彩飞扬,他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和大家前往首都,但听完荣源的话,内心的激情不比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少。
他们团队的研究集中于攻克国内短缺的科研项目,能很大程度改善国内某些医疗设备一直要依赖进口的情况,他们的喜悦不止停留在收获研发费用和激励金上,更重要的是他们贡献出了一份社会责任。
这也是顾时寒一直在追求的东西。
他的衣食住行并不需要花很多钱,他本人也对金钱没有崇高的概念,只要生活水平能够得到基本保障,他根本不在乎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有多少。
反正贫病交加的苦,早在他幼年时期就尝遍了。
往后再苦也敌不过当年了。
他希望到达一种极致的修身境界,追求克己复礼,讲究慎独,久而久之,他希望能为社会带去一些真正的价值。
他选择进入高校,能通过传授知识与文化影响更多的人。
他选择开科研所,希望攻克国内的科技漏洞,冲破国外技术的封锁和施压,给国内科研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顾时寒今年三十岁,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按照自己规定的节奏塑造出所追求的人格。
除了当年那一剂该死的注射液,改变了顾时寒对性的把控程度,否则他几乎挑不出任何瑕疵。
可他不知道的是,那一支注射液却为他增添了一抹葳蕤迤逦的底色,让人感叹他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诱人心底凿洞,肮脏邪念如同沉底泥沙越陷越深。
中途,荣源想起了什么,笑着对顾时寒说:“这次的表彰大会上,有很多国外的研究团队对我们科研所很感兴趣,其中有一个叫威尔逊的英国学者也在研究人造骨材料,他想来拜访我们,说不定能为我们团队现期的困境帮上忙。”
他们团队攻克这个项目花费了不少时间和人力成本。
眼下,有三百万激励金和愿意相助的威尔逊,顾时寒想,或许这个冗长繁杂的项目终于可以画上句号了。
他笑着把酒杯满上,又和团队成员们痛快的敬了一杯,祝贺不远后即将获得的成功。
临走前,顾时寒点了几道许谦爱吃的菜打包带走。
荣源在一旁感慨,顾时寒说不定比许谦的亲生父亲对他还要好。
到家时,已经快下午一点了,顾时寒并没有在公寓看到许谦的人影,去厨房一看平底锅和电饭煲,也没有做过饭的痕迹。
顾时寒有点担心,急忙翻到许谦的号码给他打了过去。
此时,许谦正守在叶文德的私人别墅外,和他一起的还有他的损哥们儿蒋辞。
蒋辞原本百无聊赖的蹲在地上,垂头丧气的挥着一根狗尾巴草,招呼一只流浪橘猫过来玩。
突然,许谦口袋的诺基亚发出超大声响,把迷糊的流浪橘猫吓得一激灵,直接弹射开来,害蒋辞也差点没站稳摔在草坪上。
“要死啊你许谦,从哪搞来这么雷人的老人机。”
许谦面色沉沉的盯着他,无声的警告了一句:“闭嘴。”
而后点开诺基亚,切换了一副热情洋溢的面孔,嗓音中夹杂着矫揉造作的娇俏声。
“喂,老师,怎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