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周,王景星团队收敛了些,看起来一团和气的与传播团队打配合。李伊林冷眼看着中端产品团队在每一次日报会中“整合”传播组的所有工作 ,真正做事的传播团队只在CMO徐嘉理质疑某项进程问题时才会被点名回答。每一次日报会结束,伊林都会再开一次团队内部小会,主要安抚组员情绪。碍于叶朗的存在,她始终保持绝对的情绪稳定。
身在高级总监职位,李伊林尽职尽责做好所有事项统筹管理。职场倾轧是一回事,自己的项目完成度是另一回事。这是属于何屿的代言官宣,她要确保做到她能力范畴里的完美。她不想让何屿失望,更不想给自己留遗憾。
在内心深处,一种想法开始萌芽。官宣项目完成后,伊林考虑离开利希斯,离开职场一段时间。她不想再将大片时间陷入毫无意义的繁文缛节、人事斗争。这一切越来越让她内心烦躁,不可忍受。她甚至会在会议的间隙开小差,想起在大监视器前看着何屿,看着他完全沉浸在表演之中,利用一切感官去塑造一个全新的陌生人。这个脱生于何屿内心的人物会通过屏幕,进驻到千万人的内心。人们会跟随他的故事,理解另一个人的生命,从中窥见他人与自己。他在使用自己的时间用来创作,而李伊林的时间,大部分用来浪费在部门与资源拉扯之中。
在短短两周之前,李伊林还在野心勃勃,计划通过何屿项目完成年中晋升。是什么改变了她?徐嘉理、王景星放在台面上的联合打压,还是被何屿逐步唤醒的、隐藏在事业狂人外壳下,那个曾经只为理想活着的她自己?
何屿一如既往,在每天晚上发来语音问候。这成了伊林的睡前氧气。她会蜷缩在被子里,反反复复把他的声音听很多遍。她想念他的皮肤,他的木质香气,他的拥抱,他的抚摸,他的吻。
如果没有何屿的凭空出现,现在的自己会是怎样?继续以一副假面行走在两点一线,明知CMO在利用品牌团队纵横压制职能团队,也依旧在一层一层的权力结构之下忍气吞声,保持成熟,只求晋升。
之前的自己是如何一路忍受过来的?伊林不禁在回想。或许是第一次拿到数倍于媒体的年终奖时的惊喜自傲,或许是渐渐可以随意走入奢侈品店随意购置商品的虚荣成就,或许是在终于有能力为自己购置房产时的扬眉吐气……牺牲理想、规训自我,以换来世俗意义上的攀爬成功。这是自诩“成熟职场人”信奉多年的生存法则。
回头去看,伊林觉得自己早已困入所谓的“体面生活”。吃穿用度,都要符合一定的溢价准则。因为要与她的收入水平相配比。这些肤浅至极的物质享受,并没有给她带来更丰富的内心体验。为了维持这份由消费铸就起来的“体面”,李伊林将自己打磨圆滑,切割完全,扔进同样耽于表面的职场浮沉。渐渐的,她成功将自己说服——比起浸润内心的观察、阅读、写作,她更需要定期汇入的金钱基底。尽管这会占据她的所有时间,让她陷入白日伪装的疲惫与夜间失语的沉默,但那个过去的她依旧认为,这样才是“不断向上”人生征途。
何屿唤醒了八年前的李伊林。那时的她,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文字充满热情,更倾向于相信观念的力量,想用一支笔,让更多人拥有更自由、更丰盛的生活。
伊林看向标注有“何屿”的白色对话框。她有千言万语想要告诉他,却又不知应该从何说起。
他是她始于14年前的幻梦成真。他亲手重塑了她的所有相信。
「谢谢你。让我回到八年之前。」
满腹文字,化为短短一句。
「你是我唯一的美梦成真。」
她对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