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篇:
生物园新移植的珊瑚在晨光中舒展触须。顾隐宵把《声律启蒙》垫在膝头,笔尖悬在"水产养殖观察日志"上方。纸页被海风吹得哗啦响,某页忽然显出淡蓝字痕——是上周谢昀抄诗时钢笔漏墨留下的"星垂平野阔"。
"顾学长!"海洋社新生举着试剂瓶跑来,"培养液出现不明结晶..."顾隐宵俯身查看时,白大褂衣摆扫落盆栽,摔碎的陶土里滚出枚夜光螺壳。新生捡起来对着太阳晃:"里面好像有字?"
"那是前社长留下的时间胶囊。"谢昀的声音混着海鸥啼鸣传来。他抱着新到的水质检测仪,袖口卷到手肘,小臂淡疤被晒成蜜色。顾隐宵接过螺壳,螺口残留的蜡封还粘着星砂。
天文社阁楼的老旧吊扇吱呀旋转。谢昀用镊子夹出螺壳里的纸条,2013年的便签纸已发脆。母亲的字迹晕染开来:"给小昀:当你能正常背诵《海错图》时,去防波堤找..."后半句被试剂污染成蓝斑。
顾隐宵调试着新望远镜,突然说:"今晚有双子座流星雨。"玻璃窗映出两人身影,谢昀的轮廓比半年前结实了些,说话时喉结滚动不再牵扯锁骨疤痕。
他们抱着凉席摸上天台时,保安的手电光正好扫过楼梯转角。谢昀铺开印着鲸鱼纹的野餐布,顾隐宵从保温杯倒出两盏姜茶。海雾漫过护栏,远处灯塔的光柱里浮游生物在跳舞。
"你背到《海错图》哪卷了?"顾隐宵忽然问。谢昀对着流星举起姜茶:"'海月水母,其光如星,聚则为潮信'..."话音被东南方升起的流星群打断,那些银蓝轨迹像极了当年逃亡夜追逐他们的荧光水母。
防波堤翻修工程的探照灯惊走了蟹群。谢昀蹲在第七块礁石旁,改锥尖挑开牡蛎壳。紫色珍珠滚入掌心时,顾隐宵的金属探测器突然尖啸。潮间带淤泥里埋着生锈的冷藏箱,铭牌编号07-214。
"这是最后一箱。"谢昀戴手套的手有些抖。顾隐宵用手机扫描箱体残留的基因图谱,全息投影显现出母亲的三维影像:"祝贺你们通过最终考验。真正的样本07不是药剂,而是..."
海风突然送来幼鲸的啼鸣,两人同时转头。百米外的海面上,母鲸正托着新生儿游向深蓝。谢昀的手环监测到心跳加速,顾隐宵的检测仪显示辐射值归零。他们忽然明白母亲未说完的话——生命本身才是最伟大的实验。
海洋保护社招新日,谢昀在展台调试声呐转换器。改装的设备能将鲸歌转译成《声律启蒙》韵律,显示屏上跳动的声波曲线像跃出海面的鱼群。顾隐宵被新生围在中间讲解星座,白板笔画出的北斗七星末端添了颗小行星符号。
穿高一校服的女孩举起漂流瓶:"这是在防波堤捡到的..."谢昀旋开瓶塞,泛黄信纸上的字迹让他瞳孔微颤。那是自己半年前写给未来社长的信:"当你读到这些时,请确认东经122°30'海域是否还有荧光污染..."
放学铃响时,顾隐宵锁上活动室的门。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长投在走廊,谢昀的影子在比划手语诗,顾隐宵的右手正同步打出《海错图》节拍的响指。他们的手机同时收到气象预警:"今夜将迎来十年一遇的荧光潮..."
天文台顶层的望远镜沾着露水。谢昀调整焦距对准双子座,顾隐宵在观测日志上画星轨。某个瞬间,他们从不同目镜里看见相同的流星——那颗被命名为"昀鲸宵屿"的小行星正掠过近地轨道,在大气层擦出蓝绿色尾焰。
"其实我更喜欢现在这个名字。"顾隐宵忽然说。谢昀望向海平线,母鲸正带着幼崽跃出月华如练的海面。防波堤上亮起星星点灯的荧光,是夜钓人们新挂的生态友好灯。
当第一波潮水漫过脚踝时,谢昀在顾隐宵掌心写下新的摩斯密码。这次不再是求救信号,而是《声律启蒙》的开篇四句。对岸灯塔的回应光束穿透云层,在夜空拼出"晴对雨"的诗行。
第九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