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精变 > 第53章 章三十九:身魂合一

第53章 章三十九:身魂合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好……好一个为国为民的大将军。”傅希音忽而抬首,颊泛泪光道,“你做了英雄,却独留我一人在深宫之中。”

她心中积着一阵怨气,直撑着她站起身来,可她望向萧镇的眼神又是爱恨交错,再开口时仍是不住哀求:“萧郎,我随你去……我随你去南郡,纵然吃苦受累,也好过在这深宫……”

眼前却是萧镇冷然之色,傅希音声音渐轻,她已知离宫无望,可看着心上人近在咫尺却这般冷漠,实难忍心中情伤,语带哭腔道:“甚么太后、甚么国母,说来好听,不过是笼中之鸟,一辈子也飞不出此地!萧郎、萧郎……你,你难道真是铁石心肠之人吗?”

她伸手攥住萧镇衣角,美人垂泪相求,萧镇也不做躲闪,只是开口道:“多谢小姐厚爱,只是……”

萧镇低头望着她,缓缓拨开其手,道:“只是萧镇家中已有亲眷。”

闻此一言,傅希音顿觉浑身冰寒,眼前明明是日思夜想之人,她却好似今日才识得他真面目。

萧镇后退数步,便同当初在傅府一般,朝其恭敬行礼道:“时辰不早,还请王妃回府歇息。”

——

白虎殿的大门再开启时,已是半个时辰之后,李承忠悄悄瞥了一眼,只见梁王妃双目红肿,珠钗斜乱,一副动情模样。他顿起一股惧意,不敢再看一眼。

萧镇则亲自送了王妃上轿,待她临行前又朝其言道:“王妃一路好走。”

轿内之人语含哭腔,哑着声音道:“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君既无意,就此别过。”

萧镇不答,目送其一路而去,待软轿消失不见后,又转身唤来李承忠,道:“李公公管协后宫,是圣上的跟前人,不知近日来陛下圣体可好?”

李承忠不知该不该实言,斟酌半晌才道:“陛下久卧龙床,病情虽重,但近日来面色倒好,还能吃得下饭菜。”

“哦?”萧镇冷言反问,“陛下久病,如何能吃得下饭,公公可不要胡言。”

李承忠老脸煞白,颤声道:“将军说的是、将军说的是,是老奴看错了,陛下他……他近日连水都喝不进了。”

萧镇这才颔首笑道:“陛下病情虽重,但有李公公照料,本将倒是放心。”

李承忠额冒冷汗,开口却是恳切:“将军谬赞,伺候圣上乃老奴份内之事,老奴定然尽心尽力。”

萧镇又唤他起身,言道:“本将在宫中数日,却是不曾逛尽。公公今日既在,不妨再陪本将走上一走。”

李承忠哪敢不应,赶忙堆起笑脸:“将军雅兴,不知将军欲往何处?”

萧镇远眺一周,往南面一处高台指去:“宫中此台,所为何用?”

“将军有所不知,此台名唤‘望月台’,乃是陛下四年前命专人所建,说是登临高台,毗近日月,可有蓄养龙气之效,有助圣体安泰。”

萧镇闻言皱眉:“这又是哪位国师道人指点?”

“乃是一游方道士谏言,那道长本领高强,还为陛下炼了一丸丹药,服之便可延年益寿哇。”

萧镇冷笑:“若真能延年益寿,陛下又怎会久卧龙床?”

“这……”

“罢!”萧镇打断道,“今夜月明无风,正好登高一望,便劳公公带路了。”

四下宫仆听言,俱要行在前头先往布置,却被萧镇阻道:“不消这般费事,李公公,你领一队宫仆随我前往便是。”

李承忠领了命,仔细选了几个面容姣好的宫女太监,跟在萧镇身后。步辇行了一炷香时间,才至望月台下。萧镇自下而上望去,见台上楼阁映月、帷幔飘荡,确有几分仙家之气,他站在台下,忽生几分异样,一瞬之间竟觉自己渺然如尘,甚么情爱欢乐、功名利禄都不消贪恋,不过是轮回道中匆匆一行。

“将军……”幸得身旁一声轻唤,才将其带回至俗世当中。

萧镇眉头紧皱,心中不宁,不由得便想起沈念,于是转身唤来近卫,朝其问道:“这几日内,漳邺可有异事发生?”

近卫思略良久,不甚确信道:“漳邺县令曾差人来报,说的是辖地连日来受瘟疫之苦,需朝廷派兵解救。可手下人奉将军之旨,不许外人在京久留,便命其先行回返,日后再议。近来彰邺之事,唯此一件,并无其他。”

“瘟疫?”萧镇皱眉道,“是何瘟疫?死伤者又有多少?”

近卫只得回道:“属下、属下不曾细问……”

萧镇沉了脸色,吩咐道:“此事过后,立刻加派人手去往彰邺,不需禀报朝廷,直接从东大营调派人手。”

近卫连忙应下,萧镇想了几番,又在心中暗忖:禄郎他身怀异术,若真违背誓言来京寻我,依他的性情,必要寻到底才甘心,断也不会悻悻然无功便返。他若知我在宫中,定然便要冲进宫来寻我,哪里肯叫我平静度日?

思及此处,萧镇料瘟疫之事不过意外,应与沈念无关,于是心内一松,面上也缓和不少。一旁侍卫见机又问:“将军,今夜还要登高望月吗?”

萧镇眉心微皱,回头又看了这望月台一眼,心中其实已生了几分忌惮,他隐约觉得此台有异,不愿再登,可见众侍卫已在左右开道,一行宫仆也是毕恭毕敬,见状如此,他又问道:“圣上年岁已高,神疲力倦,怎能登上此台?”

李承忠回道:“回将军,从前非是圣上亲临,而是由那道长登台为圣上祈福。”

萧镇也奇:“你等既说那道长厉害,可这般人物,缘何如今不在朝中?”

李承忠面露难色,想了一想,才道:“不瞒将军,道长登坐此台,承日月之精、引无根之水,原是为陛下炼就益寿仙丹。四年前道长掐指一算,道时机已至,便将丹炉抬至上头,又屏去左右,只一人登台,炼了一月有余,而后便羽化而去,只在丹炉中留下一丸仙丹。陛下得此丹药,大喜过望,当日便服下,而后……”

他说至此处,见萧镇神色不改,眼中却闪过一丝厌恶,便也不敢再说。不料此言罢,却听萧镇道:“既是登仙之所,来至台下,也该上去一探。”

说罢便已提步上阶。此台虽高,石阶倒还平缓,萧镇虽是儒雅做派,到底也是武将出身,走至台上时依旧气息平缓,反是身后的几名宫仆喘气拍胸。萧镇见状便道:“尔等不消跟来,在此殿外便可。”

“是!”

这高台之上也建了一层矮阁,四外窗扇俱全,内里又分做三间。萧镇走入中堂,便见堂中有一高炉,几要碰上阁顶,炉边又有软垫数张,想是供人看火用的。

萧镇走至炉旁,见炉门外刻着一副小联,写的是——

一脉灵通汇神木,八方火引锻仙丹。

萧镇见之轻念出口,待至“神木”二字,心头异样又起,转问李承忠道:“丹炉尚在此处,仙丹已献与圣上,可这神木却在何地?”

李承忠闻言凑近一看,也是满眼惊异道:“此炉是那道长之物,老奴不曾细看,实在不知这、这小联从何而来啊!”

萧镇闻言只得作罢,又转步去往左侧偏房,此屋却不似中堂庄重,反是挂满帷幔,两扇窗户并排开在一处,此刻皆是大开着窗,正好将屋外明月框在框中。萧镇进了此屋,倒是心喜,又见临窗摆有书案,案上文房四宝具备,不由得起了诗兴,道:“登高望月,果叫人心旷神怡。”

他转身见宫仆侍卫守在屋外,唯自己孤身一人倚窗而站,心中莫名起了一丝孤寂,旋即便想到了沈念,心中豪情顿减,反牵惹一肚相思。他静立片刻,忆起沈念之言,暗道:此番回了南郡,当遂禄郎心愿,也不知他是如何反应?

如此想罢,心内便又舒坦许多,他复又将老太监唤上前来,问道:“此处既有文房四宝,想必是有前人在此作诗提句?”

“回将军,这……却是无人所用,此阁是仿白虎殿而造,内外用具皆是一般,这才摆了笔墨纸砚。”

萧镇闻言颔首,坐于案前,李承忠见状,忙唤来几个小太监前来磨墨,又命宫女上前,点上宫灯数盏。李承忠此举还特意留了个心眼,唤来掌灯的几个宫女俱是貌美,只盼能有一两个入了萧将军的眼,也好为自己赚些恩赏。

不料萧镇却是一眼未看,只是盯着案上宣纸微微出神,他执笔不落,反是问道:“你说,天下人看我如何?”

老太监恭维道:“将军是世之英雄,皓然明月,天下百姓共敬之。”

萧镇轻笑不答,仰头看向窗外明月,又道:“那天上之人看我如何?”

李承忠还当其心有顾忌,恐担骂名,于是道:“将军是忠贤之士,忠义感昭天日……”

可话未说罢,便被萧镇止道:“恭维之话,不必多言。”

他遣了李承忠退至一侧,自己望着白纸,挥毫而书。李承忠定睛一看,只见其提了半阙词,读来正是——

玄都玉京凭栏眺,看人间四起烽烟,几人称雄?常思古今文武事,前日金门玉殿。回首望,雨霁云销。帝王将相俱枯骨,惟青天明月照乾坤。从吾道,洗风尘。

李承忠不擅此道,见之仅是恭维:“将军留此名句,真令望月阁流芳于后世也!此间洒脱意,老奴在别处从未见得!”

可他说了半晌,反见萧镇皱眉不悦,久未开言,老太监见他如此,还当自己祸从口出,也不敢再说。只许久后,才听其道:“怪也,此寻仙问道之句,怎会出于我手?敬鬼神而藐苍生,此所谓大道,不过草菅人命尔。”

他愈想愈觉不对,料是此地有甚古怪,于是起身欲离,不料顷刻之间,窗外雷鸣电闪、天光大亮,众侍卫忙冲至萧镇身旁,成守卫之态。

好在此雷不过片刻便止,接下来倒无异样。

“今夜月明无风,怎会突兀起了天雷?”众人都是心有余悸,纷纷念道。

突然,又听一人惊唤:“……将军,将军您怎么了!”

近卫一言激起千层浪,只见萧镇坐于案前,双手扶额,一脸痛苦模样,近卫欲上前搀扶,却叫其厉色喝道:“都出去!无有我令不得入内!”

“将军,属下这便去请太医!”

“滚出去!”

萧镇治下虽严,却从不会轻易发怒,故而此言一出,众人皆是面面相觑。还是李承忠急道:“既是将军有命,众位大人还是先行退下,稍后再来。”

近卫无奈,只好退守门外。

可不到片刻光景,天边又是劈下一道惊雷,又将四周照得大亮。众侍卫此回都在屋外,明显觉出此雷自南边而来,纷纷急道:“这天象古怪,独留将军一人在内,恐有不测!”

众人一番寻思,都觉不妥,于是派了两名近卫在门外请罪道:“将军,台上危险,还请摆驾回宫!”

数番呼声罢,仍不听内有回应,一人大喊道:“不好,将军恐有危险!”

于是率先破门而入,却见窗户大开、帷幔飘扬,独不见镇南将军人影。众人方寸大乱,四处寻人,可这小小屋内哪能藏得下人?那李承忠也是大急,寻人之际不经意往书案上扫过一眼,登时惊出一身冷汗:只见将军原先题就的半阙词竟是消失了个干干净净,宣纸之上洁白无垢,只剩下最后一句——

从吾道,洗风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