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方邈神色淡淡,无视祁筝难以置信的目光。
祁筝怒而传音:【这么贵你都买!绮云阁的人真是冤大头!】
曲方邈安抚道:【这没什么。】
老板喜笑颜开,在心里庆幸自己眼光独到,其实本来一盏灯只要五颗星石,他试探着提到十颗,这两个愣头青果然不识货,根本看不出来。
祁筝火冒三丈,在心里恼怒曲方邈人傻钱多,这一盏灯最多只值五颗星石,他居然不砍价,直接花十颗买。
祁筝果断摁住他接过灯盏的手,轻飘飘道:“老板,这不对吧,我家里也是做这个的,像这种灯,五颗星石最多了吧?”
老板揩揩头上的汗,心底有些发虚,但是仍然嘴硬道:“仙子说笑了,哪能这么便宜?我们成本就五颗星石了!”其实成本只不到一颗星石。
祁筝一扯嘴角,从曲方邈手中接过小猫灯放在摊上,又拉起他的手作势要走,“老板,你把钱还给我们,我们不买了。”
老板大惊,“别别别!八个!八个总行了吧?”
祁筝停下脚步,回头道:“六个。”
“七个!”
“六个半,再贵不要了。”
“行行行,六个半就六个半。”
老板肉痛地将刚刚赚的十个星石分出三个半,递给曲方邈,心里大骂这修仙的也这么抠,修的穷仙吧!
祁筝拿过小猫灯,又指着另一盏小猫灯说:“不是买一送一吗老板?再给我们拿一盏那个吧。”
老板面上还得维持住笑容,咬牙切齿地将另一盏小猫灯解下来给了他们。
“祝二位百年好合!”
祁筝光顾着看灯,没听清,还想问店主:“什么?”
曲方邈出乎意外地轻推着她后背,将她推走了,说道:“没什么。”
祁筝就没再管,她和曲方邈一人一只小猫灯,萌萌亮亮,十分可爱。
华灯初上,街市上人流如织。茶楼珠帘半卷,琴音清越,隐约可见一女子素手抚弦,楼下听众击掌喝彩,人声鼎沸。
这时祁筝才发现,一会儿功夫,毛允和孟千衣就不见了,街上人多,走散也是在所难免的。
这反而遂了祁筝的意,阴差阳错又成了她和曲方邈两人。
祁筝与曲方邈并肩而行,手中提着的狸奴小灯在石板砖上投下形状可爱的光影。那灯盏做得精巧,里头燃着的不是寻常烛火,而是一簇灵动的黄色焰苗,内部大概赋了灵力,因此也能燃得更久一些。
祁筝低头拨弄灯盏,指尖划过罩上镌刻的猫爪纹路。
“还真别说,这小灯确实精致,贵也有贵的道理……”
灯火映得她眉眼如画,桃花眼中都是小猫的形状,引得几个年轻男子频频侧目。可每当有人鼓起勇气,想上前搭讪,就会马上被一阵刺骨寒意逼退。
“好冷啊!”祁筝身旁一个陌生人道。
“是啊,我也突然觉得冷起来了,这天公真是喜怒无常,说变天就变天……”
祁筝听在耳朵里,也觉得有些凉嗖嗖的,就问曲方邈冷不冷,他目不斜视,说不冷。
有妙龄女子瞥见曲方邈出尘之姿,心生羞涩,却瞧见他身侧还有一女子与他同执一狸奴小灯,于是只得遗憾收回视线,在心底默默祝愿这一对璧人。
他们走在闹市之中,在别人眼中就像一对寻常的爱侣。
祁筝还在不住打量小灯,看了又看,满意的不得了,却突然听见曲方邈开口,声音很轻,“方才店主……你为何不解释?”
祁筝摆弄灯盏的动作一顿,“解释?解释什么?”
曲方邈:“……没什么。”
祁筝急了,“为何不说,问一半又不问了,我素日最讨厌别人这般同我讲话。”
曲方邈不想被她“最讨厌”,睫毛颤了颤,道:“店主误认为我们是道侣。”
祁筝拉长音调“哦——”了一声,还以为是什么事。一男一女,会被误会再正常不过了。
她踮起脚尖凑近,歪头看向曲方邈,“那你呢?你明明听见了,怎么不提醒他?”
街边灯光晕染在首席眼角,将那抹红衬得愈发明显。他垂眸看她时,浓密狭长的眼睫低垂,眸中似有冰雪消融,暖意流淌,让人生出一种自己在这人心里分外重要的错觉。
祁筝愣了愣。
“……只是怕你在意。”他说,视线一错不错地注视着她。
祁筝突然觉得有些燥热,她慌忙退后半步,“这、这有什么好在意的……被误会也没什么,又不会少块肉!”
远处突然传来爆竹声响,人潮汹涌而来。祁筝被挤得一个踉跄朝前栽去,又被曲方邈揽住肩膀护在怀中。隔着衣料,她听见对方的心跳声又快又急,与那张镇定自若的面容截然不同。
【你心跳好快。】她悄悄给首席传讯。
【嗯,有点热。】首席冷酷道。
【哦,那可能是因为你揽我揽得太紧了。】
后背的胳膊僵了僵,才将她松开。
他们跟着方才剧烈的人潮去向那个方向,好像是年节的活动。人们总是热衷于参与此类活动,在新年伊始讨个好彩头。
祁筝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他闲聊着,“曲首席,你的眼睛是金色的吗?”她说着自己都笑起来,人的眼都是黑的,她平白问出这个问题,可能会显得很荒唐,但她确实已看到他的金色眼瞳多次了。
“就像这个小狸奴灯一样,亮亮的,黄黄的。”
曲方邈沉默地走在她身侧,说:“不是。”
祁筝:“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你的词典里只有两个常用词语,不知道,不是。”
曲方邈皱眉:“我没有词典。”
祁筝:“嗯嗯。”
人潮涌向一座三层酒楼,祁筝仰头望过去,酒楼檐角挂着百盏红灯笼,喜庆而鲜艳,尽管未亮灯,门口却围了黑压压一大群人。
祁筝问曲方邈:“此处在热闹什么?”
曲方邈:“不知。”
祁筝想想也是,他亲人在山上,往年除夕大概都留在绮云阁修炼,曲首席也不像爱看热闹的。
她转向身旁一位挽着竹篮的妇人:“这位姐姐,不知此处是何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