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夏史》载,壬寅年春,帝太子同太子妃大婚,仪仗百里,鸾凤和鸣,昭明帝亲临赐卺,甚喜之,遂敕令减赋三年,释轻囚八百,天下同庆,大赦天下。
葵卯年春,昭明帝禅位,帝太子继登大宝,改元“景和“,是为景和帝。景和帝于大殿欲立太子妃为后,然群臣皆伏跪力谏,以“门第不足“为由固阻。帝怒极,掷冠于地,拂袖而去。翌日,太子妃劝之,帝罢,暂册物华为贵妃,然当廷立誓:“此生与贵妃生同衾,死同穴,六宫虚设,永不纳妃。“遂罢选秀之制,裁撤后宫诸司,朝野震动。
……
景和帝,也就是临羡,气得眼睛都红了,对着雾华委屈巴巴道:“岂有此理,他们也敢阻朕!”
雾华没说话,伸出手摸了摸临羡的头,眼里都是心疼。
临羡捧着雾华的脸,害怕雾华难过,愧疚地对着雾华说:“姐姐,我对不起你。给我两年,我一定将你送至那至高无上的位置。”
雾华轻笑,将摸着临羡头发的手,逐渐往下,转为抚摸他的脸,“阿羡,我相信你呀。但是,我想靠自己登上那个位置,相信姐姐好嘛?”
临羡点点头,“我永远相信姐姐。”
雾华捧着他的脸,捏了捏他的双颊,看着他的眼睛,笑问:“我们阿羡这么相信我呀?”
临羡骄傲脸:“那是自然,我不相信姐姐,还能相信谁呢?我们雾华姐姐俯仰这六合八荒,谁能与汝媲美?”
雾华笑得两眼弯弯,捧起他的脸,闭眼轻轻吻了一下临羡的唇,“这是奖励我们阿羡的!”
!
临羡星星眼,满眼期待地看着雾华,小声提议道:“我还想要奖励!”
“不可以”,雾华冷漠脸,拒绝。
“姐姐~”临羡撒娇,“再亲一会,好不好~”
“我的肩有点酸了。”
临羡:“!我帮姐姐捏捏肩膀,摁完后可不可以?”
“那看你表现。”
“包君满意!”
……
葵卯年间,景和帝效仿太上皇,继续深入推行新政,资助贫寒学子,并设立宫廷女官教育制度。不论男女,通过科举者,皆可入朝为官。帝邀贵妃垂帘辅政。始时大臣阻,景和帝与贵妃皆以理驳之,大臣随罢。
贵妃辅政期间,曾提议赈济灾荒,体恤民生,反对严刑峻法,提倡宽政,且无外戚干政,清正廉明,贵妃一时名声大噪,百姓拥护。
在君臣皆为水患忧心时,贵妃提议建灵渠,修水坝,提倡“防重于治”。
贵妃上谏:我朝文臣居多,武将颇少,避免匈奴来犯,侵我国土,我朝应防患于未然。妾认为不可重文轻武,以免来日他国来犯我有夏疆土,我朝无将可用,可再次举办武科举考试,选出武将,如善排兵布阵者,善上阵杀敌者,佑我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