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心中无端端冒出些怨怼。
她拿起热茶,面不改色地抿着,以浇灭心头火气。
那厢讨论的事情,竟与丹红有那么点关系。
关于前朝的东宫之乱。
丹红听着,他们竟是要寻找那位废太子的后裔——据说流落北地。
不过是暗中行事。
李怀瑾叹息着说:“父皇即位后,感怀手足之情,尝重金悬赏,寻废太子遗腹子,可惜屡次受人诓骗,怒不可遏下夷其三族,此后再无音讯。”
“哈。”
所有人都转头看向笑声传来的方向。
丹红收敛笑意,很是无辜地说:“想到些家事,打搅各位了。”
言罢,又抬眸看向李怀瑾,眼神里一片了然。
……胆子可真大。
李怀瑾知道她因何发笑,正是因为清楚,才更觉此女不可小觑。
他的父皇,当今天子,当初根本就不是真心要找回废太子的后人供养,否则用此酷刑,世人皆会惧怕所言不实遭飞来横祸,谁还敢提供线索?
只是时过境迁罢了。
若无君父首肯,李怀瑾又怎会在北州重启旧事?
在场众人对各中隐语一无所觉,只当李怀瑾此言是要他们行事谨慎,休要触怒天颜。
至于王槊。
他一直盯着丹红,神思不属,恐怕连李怀瑾在说什么都没听清。
倒是另一份的大胆。
后边李怀瑾将要寻之人的年岁,或许会有怎样的特征,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一一交代。
言尽,堂中众人陆续告辞。
最后只剩下丹红、王槊、李怀瑾三人。
丹红又不是来帮李怀瑾找人的,自然留到最后,至于王槊……
李怀瑾看他一眼,笑道:“请王兄弟稍作歇息,待我与丹姑娘言毕再行相送。”
“不必。”丹红对李怀瑾道,“我与他不是一路人。”
没等李怀瑾做出什么反应,王槊便拳头猛地攥紧,接着“唰”一下转身,快步走出议事堂。
几天不见,气性倒是变大不少。
丹红强压下心头不由自主浮现的无谓念头,转而将手中册子递到李怀瑾面前。
李怀瑾一瞧,具是些开店做生意的小事,他对此没什么兴致。
丹红在这时笑道:“因姚黄不在,事关她所属店铺的改动,自然要来请示阁下。”
言下之意,将姚黄与李怀瑾凑作一处。
李怀瑾虽闻言心喜,但更知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立刻警铃大作,似笑非笑地看着丹红。
丹红原本是没事找事来的。
只是没想到在这儿有了些意外收获。
这本册子上关于店铺规划的内容便被她暂且放到一旁。
“至于我,倒另有一桩小事想向阁下讨教一二。”丹红这燕国地图有些短,几乎没绕什么圈子。
她想问什么,李怀瑾也有所预料。
不过当丹红准确说出天家心事的时候,李怀瑾还是对她的敏锐产生几分惊讶与钦佩。
只从几句话,就觉察出皇帝对某件事的态度变化。
她甚至此前从未和皇室有过接触。
李怀瑾颔首,笑道:“人老了,总是更在意身后名。不过是想找个晚辈对他歌功颂德。”
这位为子为臣的殿下,似乎对他的君父并不是那么敬重。
不过这和丹红没什么关系,她很是擅长装聋作哑,只顺势问道:“那依阁下所言,君心之‘难’已解。不知阁下是否愿意做个顺水人情,助我为父亲翻案?”
果然,无利不起早。
李怀瑾便半是试探着问道:“只是姑娘想分一杯羹,恐怕要在六月之前随我返莫都。”
丹红明白他在试探什么,神情自若地说:“自然。”
刚刚李怀瑾便有所觉察,现在更是确认,□□二人间心生嫌隙。
倒是奇怪。
照王槊这样对其百依百顺的性子,竟能与丹红生出龃龉。
聪明人之间的对话点到即止。
丹红走出大门,还没出去几步路,石狮子后头便转出个高大的人影,险些被他吓了一跳。
只是瞧清是谁后,惊恐便骤然被气恼点燃。
她单单瞪了王槊一眼,半句话没说,径直往外走。
王槊紧随其后。
丹红的步子加快,身后跟随的声音也变得急促,没几步便被人拽住了手臂。
“我送你回去。”他说。
丹红甩好几下没甩开,气忿地瞪着他:“不去。”
她撇开脸:“我在钱月那儿住几天。”
王槊便没再多问,只是依旧跟在她身后。
二人一前一后沉默地走着,来来往往的商贩叫卖,压不住丹红身后如影随影的脚步声。
丹红心中的烦闷也随之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