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静用日行千里符回到雍州,身边只带了洪生一人,卫通在圣山脚下开了一家善堂,在苏州的当铺生意也要打理,秋萝和秦礼定下婚期,蓝静便留她帮扶卫通打理善堂,圣山杂务事多,这两个月下来,教中上下都多仰仗小润,蓝静便让他和护卫队都留下,一日千里符有限,最多能带一人,原本蓝静是想同安振玄一同回去,不知为何他却拒绝,众人都很奇怪他竟不做跟屁虫,但蓝静一向不喜欢追根究底,便由着他,他和庐云比蓝静还早离开圣山,最后就剩洪生自告奋勇,尽管大家伙都知道他是为了逃避小润交代的功课。
临行前,安振玄有些不放心,“你回去,该不会是要履行婚约的吧,可不行啊,你我先成的亲,我可不同意纳小,而且你答应韩绪一年后回去,如今一年之期也过了,人家指不定已经不认这门亲事了。”他越说底气越不住,他如何诓骗失魂的蓝静成亲,存了心思在榆寨呆了半年,生生把一年之期熬过去,彼此心知肚明。
蓝静白了他一眼,“我回去退亲行了吧。安哥儿,藏的可够深的,以往我怎么没发现你是个心机重的。”简直是千年的狐狸折在小白兔手里。
彼时,蓝静的肚子已经有些显怀了不少,她离开了雍州两年,离与韩绪约定的一年之约已逾期了一年,她不再抱有与对方完成婚约的的念头,两年过去,很多人事都变了,谟羯再次蠢蠢欲动,边疆军事重心也逐渐转移到雍州,蓝静离开后,朝廷另派了州府,她估摸着雍州已回到朝廷掌控,但卫通却让她回去看看,原由难言明,只交代她找一人。
二人回雍州,没有大张旗鼓,蓝静甚至带上幕篱遮挡面容,只身一人,带着一个小孩,又蒙面着实有些奇怪,二人在城门被拦下,蓝静递上路引,士兵再三查过没有问题。
“汴梁来的?来做什么?”蓝静还没说话,洪生机灵回答:“我和我干娘来探亲。”士兵:“探访哪家?”洪生:“城南安家。”士兵:“没听过。马上就要到红柳月,这是我们雍州近几年最大的节日,你们亲戚应该知道,到时让他带你们出来玩,就在长街。”
“多谢大哥。”二人还未进城,却见城里走出一个小妇人,身着比甲罗裙,梳歪髻,发上插着一根木槿花玉簪,她提着一个大大食盒而来,那几个守卫见了她很是热情。
“月娘子怎么来了。”月娘子指了指食盒,“我去校场送甜水,知道你们值班吃不上,就送过来了。”守卫明显与之相熟,打开食盒便分食,“怎好劳烦月娘子,打发个人送来便是。”月娘子年纪轻,模样娇俏性子娴淑,她打趣道:“若指派人来,被哪个顽皮的贪了,你们吃不上这口甜水岂不怨我,还是我亲自送来的好,不过两步路的功夫。马上到红柳月了,有得你们忙。”
一守卫端了甜水走到蓝静这头哧溜吃起来,蓝静问道:“这位大哥,那位月娘子可是这雍州的善人,分派甜水是你们雍州的风俗?”那守卫大哥被逗乐了,他咽下一口糖水道:“分派甜水是哪门子的风俗,那月娘子是我们副城主的二房奶奶,她为人心善,就喜欢给我们这些大头兵做些点心糖水犒劳我们,我们也是沾光,她主要给七月门和赑屃堂的做,偶尔给我们留点。”
月娘子分着甜水,见有两人站那,其中一人还是小孩,心生欢喜便也给二人倒了一碗,“小娘子是从外地来的吧,来,小弟弟,给你甜水吃。”洪生早就馋了,端过来就甜甜回笑:“谢谢月娘子。”月娘子被逗乐:“你怎么知道我是月娘子?”洪生:“守卫大哥说的。”月娘子摸摸他头:“真机灵。”蓝静一口干了把碗还给她:“多谢。”
月娘子摆摆手:“不用客气,既来了雍州,就是雍州人,如今雍州百废俱兴,就指望着多来些人,尤其是小娘子这样的人物。”
蓝静踹了洪生一脚:“有点眼力见,给人提食盒。月娘子,咱一道进城吧。”月娘子客气几番,“不用不用,食盒重,我来就好。”
蓝静:“让孩子来吧,半大的孩子,力气还是有的,不然干吃饭养他做什么。”洪生抢过食盒:“我来我来,我力气大!”月娘子提着食盒越过大半个城也是累了,左右甜水空了轻便些就让洪生拿了,她很是热情给蓝静介绍雍州,尤其是红柳月。
“马上就红柳月了,这是我们雍州最大的节日,去年我操持过一次,可把我忙坏了,你们来雍州可不能错过啊,到时满城的彩铃飘带红柳,附近的商人游客都会来此地,长街上人山人海,奇珍百货,比过年还热闹。”蓝静多数不语偶尔回应,洪生的问题就可多了,问这问那,月娘子也没有不耐烦,一一回应他,走着走着变成两人携手而行,蓝静反而落在后头。
走到七月门门前,月娘子这才有些羞赧:“看我,光顾着拉洪生说话,洪生他娘,实在抱歉,还让你们送我到这,该是我送你们才是。”
“无妨。”
“我到了,洪生,谢谢你替我提着食盒,辛苦你了,好在有你呢,不然我的手可就累坏了,食盒还我吧。”月娘子摸摸他的头,“没事,月娘子,以后有什么要帮忙的只管找我。”
月娘子推开门,方见门内几个半大孩子在练功,见了她都围了上来。
“月娘子,你可算回来了。”一小学徒瞄了一眼门外,见门外长身而立一戴幕篱的女子和男童,虽不见真容却有些奇怪。他咦了一声,不知是谁关上了门遮挡住他的视线,身旁小伙伴推了他一把,“你咦什么。”他摇摇头说着没事,心里小声嘀咕:“感觉像师娘……”
门方合上,洪生就变了脸,他拍拍自己的头,有些嫌弃:“老拍我头,都要长不高了,哼。”蓝静觑了他一眼,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人家说你一路好话,你还意思变脸,谁教你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洪生又羞又恼又怯,“我这不是替你抱不平么。”蓝静还要踹他,他猫着腰捂着屁股躲开了,“娘,我错了我错了。”
蓝静走到门旁的乞丐边,踢了踢他,乞丐惊醒,“哦,马上走马上走。”抱着破碗和木拐杖艰难爬起身来。蓝静:“农娘在哪。”乞丐愣了愣:“什么农娘?”蓝静已很不耐烦:“别废话,卫通让我来的,你带我去见农娘。”提到卫通,乞丐这才不装,“早说是卫大爷让你来的,姑娘是要找农娘该去善堂,姑娘你是从外地来的吧,走,我带你去善堂。”
乞丐麻溜起身,拄着拐杖一瘸一拐走在前头,善堂也在长街内,只是地处偏僻些,在七拐八拐的巷子里,若是一般人真不好找,等走近,蓝静才发现这善堂竟然跟庐云的家有些近。
“何时起了个善堂?我怎么没听卫通说起。”乞丐回头偷偷打量蓝静和洪生,“就这两年,卫大爷不在,善堂的事都是农娘在打理。难为她眼瞎了还这么操心。”蓝静心想,农娘装眼盲的心还真坚决,这一蒙眼就是两年多。
善堂只开了个小门,连名字都没挂上,门倒是一直开着,来者不拒,乞丐就领着蓝静到门口,“姑娘自个进去吧,里头有人招呼,我就回去躺着了。”蓝静似笑非笑,“你倒是敬业。”乞丐挠头憨笑,“七月门前是好差,月娘子心善,施舍得多,从不赶人。”蓝静问到:“这月娘子几时来的?”乞丐暗忖这姑娘有些门道,“一年前来的,门主收的二房,事闹得挺大,姑娘你一会儿见了农娘一问便知。”
二人进门才发现里头不少人,多是老人妇孺孩童,还有些乞丐,正堂在排队布施,稀粥和窝头,兴许快派完了,人不是很多,几个妇人在院子浆洗衣服,老人领着半大孩子整理桑叶,往桑房去。一个妇人瞧见她便上前。“姑娘来有何事啊?”
“我找农娘。”妇人打量她二番,便领着她去西厢院子,指着院子的石桌石凳让她坐,“姑娘稍等,我去唤农娘。”
不多会儿农娘杵着拐杖出来,眼上蒙着白巾。她虽看不见路,心里却有谱,径直走到石桌旁,“这位姑娘可是找我?不知所谓何事?”
“农娘,是我。”
农娘愣了愣,随即辨出蓝静的声音,“姑娘?姑娘,真是你。”她险些将蒙眼的布取下,蓝静及时拦住了她。“是我。”农娘反拉住蓝静的手,“姑娘随我来。”说罢拉着她往主室去,七拐八拐出了西厢往东院进了一个房间,一路上人见了她们都跟农娘打招呼,几个小孩想围上来被身旁的大人拦住,以防他们误了正事。
主室有两人,一个半大的女孩捧着账簿念,一个再大点的男孩手持笔在记录,见农娘往里领生人都很是吃惊。
农娘朝他们挥挥手,“你们先下去吧,让厨房准备些点心,若有人来找我先应付过去。”
农娘解释:“他们是养在我身边的孩子,特意请先生教认几个字,文先生还带过一段时间呢,这才能帮着我做账,不然就我这睁眼瞎可看不来这账。”
“你这都没睁眼呢,还想看账?”二人对笑。
农娘让蓝静上座,给她倒了茶水,还给洪生也倒了杯,手脚利索得仿佛眼上没蒙东西。
“你倒是麻利,这布该不会是透光的吧。”农娘笑笑落下座,“这两年都习惯了,开始还磕磕碰碰,这院子里里外外都是我操办起来的,东西在哪我心里都有数,这全赖姑娘,若不是姑娘给卫大哥那些银子,这善堂也办不起来。”
“他应得的,若不是他给的那些消息,陈忠这贪官我还拿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