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_忆写于2023.12
老银行大院因各家各户都独门独户建有院墙,所以大院里显得很窄巴。不过里院还保持着当年四四方方的样子,虽然住户少些,但出来进去邻里间的生活场景一览无余,像个微缩版的四合院。
老银行大院的取水点设在外院靠近大门的位置,与小美他们现住的银行大院恰好相反。他们家住的小院紧邻大门口,离里院的取水点比较远些。而每天生活都离不开去里院深处挑水这一环节。
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大门洞便成为大院孩子们的欢乐天堂。男孩子们喜欢聚集在这里玩玻璃球,女孩子们去那里踢毽子、跳绳或跳皮筋。
女孩子们玩的最多的就是“丢骨头子”游戏,这个游戏需要通过精准地抛掷皮球,并且按照特定步骤翻转骨头子的面,然而无论孩子们的手速多快,由于皮球下落速度的更快,想要一次性将所有骨头子面翻转成一个面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这样的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更成为了童年时光里最珍贵的记忆之一,为老银行大院增添了无尽的欢声笑语与生活气息。
“丢骨头子”的游戏虽然简单有趣,却极具挑战性,一般情况下只需两个人就能开展一场对决。在大院的孩子们中,赵小莉玩这个最厉害,凭借她超凡的眼力和迅捷的手速,大院里几乎无人能敌。
赵小美尽管努力尝试,但始终无法超越二姐那几乎与生俱来的眼快手快天赋,以至于无论多少次交手,都未曾赢得过她姐。这让赵小美逐渐对这个游戏失去了最初的热情,甚至有些敬而远之。
每次看到赵小莉灵活翻转着那些小玩意儿,赵小美脸上也会洋溢出一种既羡慕又很自豪的笑容,因为她知道,那份独特的游戏技能是她们共同成长岁月里不可磨灭的记忆符号,更是亲情交融、欢乐相伴的美好见证。
老银行大院可没他们现在大院的大门洞,每当迈进那扇总是敞开着的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大院的外院风光。抬头看去,总能捕捉到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正在那里取水的大人或孩子们排队的身影,他们或肩挑,或手提,交织出一种淳朴而和谐的生活旋律。尤其是在春暖花开、阳光普照的日子里,这里更是充满生机,洗衣服和床单的女人们在那里边搓洗边说笑着。水桶接水的清亮响声与欢快的笑声交融在一起。
每次赵小美来到老银行大院玩耍时,刚跨进大门,仿佛一下便走进了一幅流动的生活画面中。总是能看到接水处的热闹景象,有时还会恰巧碰到正在打水的小伙伴们,于是便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与她们一起提着沉甸甸的水桶回家,体验共同分担的快乐。
随后又一起从家奔跑出来,穿过凹凸不平的青砖铺成的小径,寻找大院里其他小伙伴。老银行大院,也是她童年记忆中的一段温馨有趣的回忆。
林小五他们家坐落在前后院之间的那条悠长小径上,独门独户的小院里整齐排列着三间古朴的房屋。她老爸是一位从军营退伍到地方工作的老干部,平日里总爱穿着一套褪去了领章的老式军装。尽管身形瘦削,但那一身军服往身上一穿,仿佛给这位看似不起眼的老头儿凭添了几分威严,让人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赵小美对林老爷子总是心存敬畏,不过这并未阻挡住她爱往林家跑的热情,因为林小五她妈对待孩子们总是和蔼可亲,从不摆一副严厉的样子。赵小美去她家就像回自家一样自在随意,林老爷子常不在家,不是外出散步溜达,就是与昔日老战友相聚话旧。
林小五和赵小美两家一样,都有五个兄弟姐妹。他们家的孩子按照出生顺序取了乳名,其中最容易记住的就是林小五。在大院里,邻里们习惯用“林家老大、老二”这样的称呼来代替她哥哥姐姐的全名,以至于除了林小五以外,其他孩子们的大名很少有人知晓。
每当遇见时,大家会亲切地打着招呼:
“林家老大回来啦?”或者“老二,吃过饭了吗?”
而对林小五,则直接叫着她的全名:“林小五,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喽。”
就这样,在这个大院中,林小五成了他们家中唯一一个被邻居们时常唤起全名的孩子。
赵小美心里琢磨着,母亲给孩子们起名字的时候可真是花了不少心思:除了大哥赵锦城的名字外,她们几个姐妹的名字都只相差一个字,乍一看好像挺随性,但实际上既简单易记,又透露出母亲那份独特的精明与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