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祁楚曜把张婉宁的信息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沈思翊。
闻言,沈思翊拿着钥匙走到门口,看到张青石的尸体,他俯下身,摸了摸那被血浸透的上衣,果不其然,从他怀中又掏出一把钥匙。
“这把钥匙,估计就是张青石自己房间的。”沈思翊拿着钥匙说道。
祁楚曜的视线落在尸体胸口的剑伤上,他提出了之前的疑问:“你觉得张青石的房间是第一案发现场吗?”
他心里琢磨着,如果胸口的伤是致命伤,那周围肯定会有喷溅的血迹。可是尸体周围却很干净,这说明尸体被人移动过。
沈思翊边观察尸体边说:“如果导致张青石死亡的是胸口上的伤,那显然,这不是第一现场。但如果张青石的死因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别的,比如……毒杀,那就说不准了。”
祁楚曜觉得毒杀的概率不大,因为如果真是毒杀,节目组设置这么多线索也就没有意义了,直接找到毒药不就行了。
现在可知的线索还太少,还得慢慢去查。
正好沈思翊拿到了不知哪间门的钥匙,两人一致决定先去那间房间找找线索。
走出张青石房间时,祁楚曜发现走廊栏杆上摆着四根蜡烛。他靠近一看,发现每两个房间中间有一根,每两根蜡烛中间都有燃烧的痕迹。
沈思翊转头问祁楚曜,“你如果晚上想去找张青石,是不是得像那天一样,用蜡烛照明去找他?”
祁楚曜:“是。”
由于张婉宁从来没进过张青石的房间,这也让她很好奇义父每晚总把自己关在房里做什么。有一次,她端茶上去,因为晚上太黑,二楼也没有光亮,她摔了一跤。于是,她在二楼每两个房间之间放了一个蜡烛,方便她夜晚端茶上楼时有光亮照明。
至于沈思翊为什么说“那天”,这里还有一些故事。
【那日正午,张婉宁忙于算账,一位客人突然要求住店。一看,是摆渡人。她惊讶道:“你不是已经住下了吗?”他沉默不语,愣在原地。
此时,张青石从二楼走下,她趁机拉他询问此事。张青石也显惊讶,思索后吩咐她安排一个空房间,但不可为那间之前上锁之房。她虽不解,但也照办。
傍晚,她见璟辞也入住客栈,心中欢喜。然一想到父亲身上的狼图案令牌,又陷入纠结,不知是否该告知璟辞。
子时二刻,大雪纷飞。她见义父持剑归来,命她先回房,稍后有事相商。
子时三刻,璟辞至她房间。她纠结于是否告知令牌之事,故璟辞所言,她并未入耳。
子时四刻,雪止。她终下决心,告知璟辞令牌之事。不料璟辞也称曾见此令牌,愿与她同上楼找义父问明,或许仅为误会。
她希望解开误会,遂与璟辞同上楼。至义父房前,借蜡烛之光,她发现房门竟从外以铜锁锁之。璟辞觉事有蹊跷,提议撞门。
门开后,他们发现义父已身亡,剑插其身。确认死亡后,他们发现钥匙竟在义父身上。她惊愕不已,凶手如何能做到杀人后又将门锁上?
她欲报官,拉着璟辞欲往衙门。然刚出客栈,她忽忆起义父曾欲将虎符交予她,并叮嘱不可让官兵见之。
于是她让璟辞独自去报官,自己则返回客栈欲寻虎符。至义父房前,她惊觉尸体已不见!她慌忙进屋搜寻虎符,却未果。
她担心璟辞带官兵回来时她还未集合众人会显可疑,便匆忙下楼敲各房门。然而,她发现众人似乎皆不在房内。她回至前台,发现所有客房备用钥匙均在……[1]】
这些蜡烛是张婉宁放的,因为她每次找义父的房间都是顺着蜡烛的光。祁楚曜思考着,这些痕迹证明有人挪动过蜡烛。那么,是谁要移动蜡烛,又是为什么要移动这个蜡烛?
接下来有三十分钟的找线索环节,还有不知道多长时间的圆桌讨论。
或许能在圆桌讨论环节上听到什么有用的信息解决这个问题。
他和沈思翊一起走到最里面那间上锁的房间,沈思翊把钥匙放进锁眼里,果不其然,正好能够放进去。这就说明,在张青石枕头边上找到的钥匙,正是那间上锁房间的。
屋子里很安静,只有他们两个人。
祁楚曜边在房间里找线索边问道:“这个应该是梁渡的房间吧?”
很快,沈思翊找到的线索验证了祁楚曜的猜想。沈思翊在抽屉里拿出三封信,他打开一看,第一封信上写道:“你的目的我不关心,只要能让我登上皇位,我愿意配合你发动兵变。”
第二封信:“杨鹏铭和刘金博已成功上钩,叛乱即将打响。”
最后一封信,写着梁王的子嗣表:“元王太子梁涛、墨王三子梁伟、安王四子梁玄、北王六子梁铭、裴王八子梁渡、唐王九子梁徽、景王十子梁逸。”
三封信,前两封笔迹一样,很显然是一个人所写。祁楚曜看到第三封信上的“裴王”两个字时,他淡漠的瞳孔倏地震了震。
他所扮演的张婉宁,自从出生起,身上就有个玉佩,是个半块玉佩。看到这里,他恍然大悟,玉佩上的名字,是“裴”字的一半。
那,张婉宁和裴王梁渡又有什么关系?
很大概率是父女关系。因为张婉宁问过张青石这个玉佩的来源,他说这和她的身世有关。
假如张婉宁真的是裴王梁渡的女儿,那么给她一半的玉佩,是不是意味着梁渡还有另一个孩子流落在外?
那个孩子一定就在这些人之中,会是谁?
祁楚曜正想问沈思翊什么,转过头去,发现沈思翊也正盯着第三封信若有所思。他忍不住问道:“你在想什么?”
沈思翊微微怔了一下,然后说道:“我在想,这些皇子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尤其是太子梁涛和八皇子梁渡。”说着,他又拿出第一封信,补充道:“咱们一开始,以为是太子在追杀梁渡,但现在我觉得,他们也许是一伙的。”
祁楚曜听懂了沈思翊的意思。一开始他们的猜测可能存在偏差,有没有可能太子梁涛和八王梁渡因为共同的利益想扳倒朝廷,所以他们找到杨鹏铭和刘金博两人,诱导他们做出头鸟造反。两个皇子再利用他们的身份之便为造反提供便利。一旦造反成功,太子梁涛又会立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去收拾杨鹏铭和刘金博,以拿到皇位。说白了,这两个叛军首领,不过只是太子和八王手上的棋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