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谓时节如流,窗间过马,转眼已到了腊月十五日。早饭将过,岫烟宝琴结伴来到杏雨阁,只见门口停了三四辆敞顶青油大轿车,十数个小厮婆子来往穿梭,都往院里搬花呢。
及进了门,宝蝉正站在洞窗下,交代众人这盆花送哪里,那盆花送哪里,看见她们,忙笑着往里让。稍立,金桂也从垂紫轩出来,言道桂花娇嫩,受不得寒,故着人腾出一间书房,放置炭火,设一个“烘堂”。众人叙罢温寒,到厅上拜望薛姨妈时,薛姨妈颜色淡淡地,问了两句邢夫人蒋氏好儿,宝钗就来了。
只因今年荣府庄院受灾的多,有的报旱灾,有的报水涝,还有报蝗害的。前日送来岁租中,鸡鸭猪羊蕈菌常物占多,獐狍鹿熊参不过往年一半,鲟鳇更是不见影踪。
宝钗无法,只好先收下,省兑银子逐一补买;又兼年近了,赶着预备王公候府及亲戚的年礼,并查收各处送来的年礼,盘算哪个适宜转送,哪个可先收着,将来抵银子救急;谁知天不假便,贾母辈一个老妯娌过世了,又忙着张罗奠仪,亲身上门道恼;事不了,迎春惜春都为时气所感,病倒了,于是开方熬药,闹个人仰马翻。宝钗每日侵早赶到议事厅,直忙到晚饭后,还要乘小轿四处巡检,常常吃饭行路间,都有媳妇随侍回禀事务。
王夫人见她劳碌,且常常计拙,有心起用凤姐,又恐其乘间揽权。宝钗也怕人笑话,说她不抵凤姐能干,只好日夜苦撑煎熬。所幸房屋扫尘、揩抹家具、倒换陈设俱算李纨责任,暂不需为此操心。
且说当下。薛姨妈见女儿眼下两团乌青,心疼得不知如何是好,连唤:“端茶,上饽饽”,又命她后房躺一会子,饭妥再出来。
宝钗因前次薛姨妈寻她,提说年宴席上摆桂花儿之事,宝钗犹豫不肯,薛姨妈苦劝道:“如今你当家,些需小事,怎么就做不了主?左右年年设桂花,与其用别人家的,倒不如舅爷家。倘若入了哪位公主王妃的眼,你哥哥也涨脸面。”
薛蟠听见,跑来道:“不添就不添,妈别操心,妹子也别为难。”却被薛姨妈兜头痛骂,又逼他搬来两盆花儿,宝钗瞧时,确乎芬雅别致,不同凡属,这才点头应允。
及和金桂商议,金桂道:“品数多着咧,不知老太太喜欢哪个。我的主意,需多搬些子来,放在暖室焙着,再请大姑爷、二爷、二奶奶并琴姑娘瞧瞧,商议选定了,届时方不束手。”
宝钗见说,深以为然,故此今日邀齐了,大家赏花儿。这会子人将聚全,不好独自睡觉,便对薛姨妈道:“昨夜偶然走困,不妨事。哥哥他们呢,还在校场没来?”
话音才落,就听回:“姑爷大爷上来了。”众人都笑“说曹操曹操到”,未几,薛蟠三人进屋,薛姨妈嗔怪道:“玩什么不好,定要练箭。你兄弟快进场了,万一努伤着,提不动笔,都是你的罪过。”说着扯住宝玉,问饥问寒不了。
那金桂装做看花儿,却偷眼打量宝玉,今日头一遭细瞧,果真“如宝似玉”,比薛蝌尤俊三分。这样想,扭头看薛蝌时,就见他眼望岫烟,点头抿嘴直笑,岫烟做势一啐,红着脸低头也笑了。
薛蝌见她害羞,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因回身问宝玉哪盆最好。宝玉便指天官赐福大花瓮里一株五六尺高的丹桂道:“若论‘色,形,意,味’,它算是个尖儿。古人形容花香‘沁人心脾’ ,依我看,不如‘三月不知肉味’ ,还更尽善尽彻。”众人拍掌道:“透辟,透辟!桂香绕梁不散,自然难闻他味。”
说时,小丫头回道:“那屋热起来了,请奶奶示下,就搬花儿过去呢,还是再放会子。”金桂便命先抬大棵的去,又因桂花喜阳厌阴,需置于玻璃窗前,日光长射之处。薛姨妈原想带女眷们同去瞧瞧,碍着那里花匠男人,个个下力出臭汗的,恐被他腌臜了,便使蟠蝌监工,莫叫磕坏花盆洒了土。
二人领命自去,大家仍叙家常,宝钗道:“前儿我和老祖宗说,今年出了课花新法,窖培出许多新色样儿。老祖宗欢喜,道:‘年年梅花山茶,瞧得人腻味。不如拣那株棵精致,气味淡雅的桂花放上,届时唱一出《折桂记》,仍旧只用萧管,可不应景么?’”
金桂笑道:“到底老太太,老祖宗,经见得多。我们的花儿连都夸好哩,譬如忠顺王爷,他府里年年请客,摆大宴席,都指名要‘夏家桂花’。”
回头又问岫烟:“好妹妹,我有一件事求你呢。如今家里生意大,人手少,诸事铺陈不及。怎么的你开一开金口,允了二爷闲时帮忙料理,我和你哥哥都谢你。”
岫烟见她礼拜,忙伸手搀住,一面还了几福,笑道:“多谢哥嫂带契我们,白送这注钱。不过嫂子做得都是高门大户生意,二爷经历浅,又没大爷的胆识人缘儿,一时差错了,岂不连累你们。”
金桂今日设局,本旨原不在薛蝌,闻言也不啰唣,一笑丢手。旁边薛姨妈瞧见,一头欢喜媳妇能干,又醋酸她太能干,衬得儿子没本事,何况宝玉在忠顺王身上吃过大亏,险些连薛蟠也牵累了,哪敢再去粘黏?且不甘薛蝌白占好处。因道:“邢丫头说得在理儿,蝌儿年轻,跟着胡闹什么。十分忙不过来,不妨让你爷们接手,倒比妇人家便宜。”
金桂笑道:“您老别急呀——等过了年,就将买卖交给大爷,‘夏记’也改做‘薛记’,可好不好呢?”薛姨妈见她神端言正,不似作伪,高兴道:“阿弥陀佛,你有这个心就好,也不需这样急性儿。”
宝钗先听母亲说,金桂产女后,时常精神不支。夏太太见了,便出一个主意,将桂花园交与薛蟠暂理,待金桂大安后,再夫妻同掌不迟。三回两遍恳劝,劝得金桂渐渐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