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河惊讶地望着她。
怎么可能!
“你忘记了吗?村里所有的钥匙,都要经过谁的手?”
提起这个,李锁匠的名字一下子就串进了林河的脑子里。
因为他们村所有的钥匙配对,都得经过他得手。
“今早上,你记得是谁第一个说……两名死者是自相残杀的?”
是李锁匠!
“又是谁……最希望两名死者是自相残杀,从此了结此事的?”
是凶手!
那凶手就有可能是……
李锁匠????
“今早上发现尸体的时候,村民去找你,沿途播报死人了,而李锁匠的家并不在那条路上,他是从哪里确定死人了,并赶过来的?”
“除非……他就在附近……可他的家并不在附近,那你说……大早上,他在附近做什么?”
只有谁恰巧在附近?
除了发现尸体的证人,就只有凶手了……
凶手应该比谁都想让人发现这一幕,然后引导大家往死者自相残杀的方面去想。
“只有凶手想让大家误会,想尽快了结此案,所以他必须要在现场,引导大家结束这一切。”
说到这里,未清宴又停了停。
“还记得吗?”
她用手指点了点自己的头。
“昨天在许家搜证的时候,是谁第一个发现了邪书?又是谁第一个发现了凶器?”
全都是一个人!
李锁匠!
“不觉得太巧合了一点吗?”
是谁能准确无误的找到线索?
当然是凶手啊。
只有凶手最了解了。
“还有更巧合的呢。”
未清宴冷哼一声。
“你想起来了吗?闹洞房事件是在什么时候?是谁提出来的,又是谁……带着人去闹洞房的?”
还是李锁匠哦……
案件就发生在前几日,林河脑海里无比清晰的放映着那天晚上闹洞房的那一幕。
醉醺醺的李锁匠手里提着一个酒瓶带着众人去闹了洞房,因此发现了死者。
巧合吗?
可太巧合了……
所有案件的重要节点,竟然都和李锁匠有关系。
甚至……
这个有关系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未清宴提醒林河。
“第一案里,我们推测的时间线,是以谁的证词为标准的?”
是李锁匠啊!
“他说过,在九点十分左右的时候,见到了新娘开窗户……正是因为他这个说法,我们才确定了死者在九点十点的时候还活着。”
而因为这个证词,他们才推测凶手行凶时间是九点到十点之间。
“可如果……作为证人的李锁匠撒谎了呢?真正的行凶时间,根本不是九点到十点呢?”
如果证人的证词是假的,那么时间线将被彻底地推翻。
“如果真正的行凶时间,是八点到九点呢?”
什么?
林河有些没反应过来,未清宴就给他详细解释。
“首先,如果李锁匠是凶手,他是凶手,肯定要给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对吧?”
没错,是这样。
“他的证词里,他从九点十分到十点之间,都在大坝上喝酒,这是有人能证明的,对吧?”
对啊!
“所以他提供的证词是九点十分见到了还活着的死者,这样……他就能完全把自己摘出去。”
这就是他提供这个所谓假证的其中一个原因。
“我说过这案子是预谋的,对吧?那替罪羊也是提前找好的,如果是这样,作为凶手,是不是就必须要把行凶时间控制在他想要的时间点?”
因此……
“这就是闹洞房事件的由来。”
他闹洞房就是为了把行凶时时间压在了九点到十点之间,让替罪羊完美地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