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女侠好,小夏好。”小祝和两人打招呼。
“我们就不打扰两位了,有事到楼下柜台找我们。”博掌柜说,带着店小二告辞离开。
“小祝是博掌柜的女儿,以后会继承这家客栈。”小夏介绍道。
小夏:“博掌柜会武功,拜入的是星刀派。博掌柜的女儿小祝也有习武的资质,也拜入了新刀派。
我家是开面馆的,在我三岁时家里也出钱给我测了习武资质,可惜我不能习武。”
小夏说到自己不能习武时,神情沮丧。
接着小夏又向迎春介绍了千山城的布局,租房的事项,便宜的店铺。
两人又出门逛街,小夏给迎春再详细介绍,还经过了小夏家开的面馆。
逛了附近的街道后,天色将暗,迎春和小夏告别,把铜板付给她。
“迎春女侠,你日后有需要还可以来我家面馆或者西城门来找我。”小夏说,和迎春挥手告别。
迎春回到客栈,让掌柜的准备热水洗漱,湿了的头发迎春用内力慢慢烘干。
自从上次在河里生病,迎春摸索出用内力烘干的方法。
迎春再让博掌柜准备晚饭,清蒸鸡,豆油炒青菜,黄瓜圆子汤,再加一盆米饭。
吃好饭后,迎春收拾了一下包裹,然后准备出门逛街,看一下晚上的千山城。
晚上的千山城也很热闹,没有宵禁,铺子都没有关门,用灯笼和蜡烛照亮着。
迎春买了个糖葫芦,边吃边逛。
第二日,迎春换了身衣服,去百灵书院。
迎春敲了敲百灵书院的门,一位阿婆开了门。
“阿婆,我叫苏迎春,想在百灵书院学习武举的书本知识。”迎春自我介绍道。
阿婆听了迎春的话,打量了一下迎春,说:“迎春,你叫我宁阿婆就好,你跟我来吧,我带你去找山利溪夫子。”
迎春跟着宁阿婆,耳边听到朗朗读书声,还有夫子教书的声音。
两人来到一个屋子前,阿婆敲门进屋,“山夫子,这是求学的苏迎春。”
“迎春你好,请坐。”山夫子笑着和迎春打招呼。
宁阿婆给两人沏茶,默默离开。
“山夫子您好,我叫苏迎春,来自远山镇的山下村,我初次来千山城,想在百灵书院学习女子武举的文试知识,希望书院能够收下我。”迎春再次自我介绍。
“请问迎春你的武功师从何人?武功和学识怎么样?”山夫子询问。
“我的武功师从江东的正剑派,师傅的名讳是孙箬。我会轻功,能举起七百斤的重物。我能背诵《论语》、《孟子》和《孙子兵法》,但书本其中的含义还不太清楚。”
山夫子没听说过正剑派,知道迎春的举重能力后问:“你可有习武之人的腰牌?”
迎春:“已经在我家的县衙办理了,只是还没有发下来,估计要明年才能拿到。”
山夫子:“好,你的情况我已大致了解,可以在我们书院学习。你现在有带路引吗?”
“带了。”迎春把路引给山夫子查看。
山夫子细细看过后,把路引还给迎春。
山夫子:“我们百灵书院每年的束脩是三十两,你要自己准备笔墨纸砚,饭食也要自己解决。上学时间是辰时至申时,午时休息,每月月末放三日假,如果有事要请假也来找我。”
迎春:“好的。”把束脩给山夫子。
山夫子填好合同,让迎春签字,两人各自拿一份合同。
山夫子又从旁边的书架上取出几张卷子给迎春,再给迎春笔墨,“你先做一下卷子,半个时辰后交,我要再测试一下你的知识水平,好给你安排班级。”
迎春沉下心来做卷子,卷子上的题有默写,还有释义,和一道论述题,默写题迎春都会,释义大部分都会,论述题迎春按自己的想法写了。
山夫子在一旁看书写字,半个时辰后,山夫子看迎春写的卷子,用红墨水批改卷子,一会儿就批改好了。
迎春看山夫子批改卷子时的神色,眉头紧皱,眼神不满,看来她的课本水平是很差了。
山夫子:“你的字要练!结构松散,歪七扭八,你去买卫思渔的字帖照着练,每日练一个时辰,一日都不能懈怠。文试时考官对字的要求可是很高的,你现在的字如三岁小孩,从没精进过。”
迎春了解了,“好的,山夫子,我一定好好练字。”
山夫子继续说:“你对书本的内容确实熟悉,但也只会背诵,你就去黄班吧。百灵书院分为天地玄黄四种班级,黄班是最基础的班级,你正好可以从头学过。”
迎春点头,“好的。”
山夫子:“你来千山城可有家人跟随?”
迎春:“没有,我是孤身一人用轻功来千山城的。”
山夫子:“可安置下来了?”
迎春:“我这两日住在喜书客栈,准备租个屋子住。”
山夫子:“那今日先这样吧,你现在年级尚小,租房可以去找牙人沈友。明日辰时前带着书本和笔墨纸砚来找我,我带你去黄班。”
迎春答应,与山夫子告辞,按着记忆原路返回,和门口的宁阿婆打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