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将至,大齐热闹得很。加之今岁收成好,家家户户喜气洋洋,连着两边街道商户都挂上红灯笼。
临近京都的镇子上,在东街街口,前些日子支起一个算命摊子,坐在摊子上的是个小姑娘。
小姑娘十来岁的模样,看着不似大齐人。
她日日坐在那里,今日也是如此。
早些时候她许是刚来,带着个少年人风尘仆仆的。
有人瞧着大冬天的这两个人穿得略单薄在外面坐摊于心不忍,便也花上几文钱算命,就当算个乐呵。
一来二去,就陆续有人过来,别说,算的准头也有个六七成。
今日里也一直摆到傍晚,他们才收了摊子。
……
天色擦黑,街上亮起灯火,面摊的摊主搭着巾子,嘴里“啊啊”跟他们打招呼,将桌子收拾干净迎他们坐下。
来人笑了句:“还是两碗面,辛苦哑伯了。”
摊主闻言乐呵呵点头,帮着接过包袱放好,方才转过身去拿了竹笊篱捞面。
许小曲手肘撑在桌上捧着脸也不知在想什么。直到摊主端来面,薛煜推到她面前,她才转过头对摊主又是一阵道谢。
“来了这些时日,还是吃面舒坦。”许小曲搅和几下,几口下去才觉得身子暖和起来。
“这个天冷,你要多吃些才是。”薛煜取了竹筷,拿着帕子擦了又擦。
虽是小镇子,这个时辰却还热闹。待他们二人吃完,年节夜市,再走走走过大半条街。
许小曲拿起一张神将面具往自己脸上比划:“薛煜,大齐的物件跟大盛的比起来更张扬些。”
神将面具金红青蓝,四色确是明快张扬。
薛煜抱着摆摊的物件,笑道:“我往九曲山时急得很,可没功夫好好看。”
“买一个买一个!”许小曲从袖中掏出几文钱,买下面具拿在手里。
她饶有兴致地走在前头,趁着年节多买些小玩意儿也好。待再过些时日怕是就买不着了。
“买。”薛煜懒洋洋地应声。
走过热闹街道,行至灯火稀疏处,许小曲听着身后的薛煜轻声言语:“行了数月都未出大齐,还是因为岳成秋?”
许小曲停下步子,朝着他笑得坦荡:“是啊,我说过要等他凯旋再走。是我食言,过意不去。”
“他是大齐人,大齐的将军。再过个三五年,就会接替他爹和杨柒的位置。”薛煜的声音带了无奈,“小曲。”
许小曲心虚得不敢看他,索性将那张面具戴在脸上,在他面前摇起龟甲。
真真是十足的神棍模样。
薛煜被她逗笑,轻叹着伸手按在她发顶:“净搪塞我。我不说就是了。只是你这般,我如何去寻你师父?”
“薛煜。”许小曲抬头看他,眼中落了几星灯火,“我总觉着,师父离我不远。”
薛煜哑口无言,他沉默地抬手摸上她的头,在她头上轻拍。
“等春日来时,我就又长一岁了。”许小曲躲开他的手,面带惆怅,“老了……”
薛煜在她额头屈指一弹:“说什么混话,你是骂我呢?”
许小曲捂住额头忙反驳:“没有,不敢。”
“是真的。”许小曲面上的笑容慢慢淡去,她低下头,看着手中墨色刻金纹的龟甲,极轻地摇晃一下。
铜钱叮叮当当的声音,是她听得最多的。自小就听着它们的声音,过了大半辈子,才鲜少再听到。
从前打起仗来,许多时日不眠不休,忙起来再没有功夫卜卦算命。龟甲她一直带在身上,也不知那时碎了没有。
夜恍然已深,灯火阑珊里,只余缝隙里落的夜色。年节夜,风吹得急,撩起二人的发尾。
许小曲犹豫着开口:“我……还是不想回大盛。”
“那你是想去一趟大齐都城?还是就在这方呆着?亦或是再去前线看看?”
薛煜的声音总带着他都不曾知晓的暖意。许小曲拿不准,更不知为何,她似是看到了上辈子那个待她极好的薛煜。
……
许小曲已记不起是何时回的客栈,她在榻上翻来覆去,伸手摸到枕边的龟甲心中安宁下来。
直至第二日晨间,她起身换衣,换的还是澧州镇子里大娘制的冬衣。她同薛煜刚出客栈没走多远便被一老者拦住。
老者身着道袍,怀里抱着拂尘,头戴莲花冠,抚须道:“我观二位同贫道有缘,不若小算一卦,二位听听我这卦辞再走,如何?”
薛煜跟小曲对视一眼,见小曲点头方才答应:“那便有劳了。”
“先看看这位女施主的。”老道只端详片刻,手中掐诀,微微点头,“这位女施主。且听贫道一言。”
“既逆天道,又有何惧?遵循本心,方可破局。”
许小曲心下一震,攥着龟壳的手越发紧,勉强勾起一抹笑:“依道长所见,已逆天而行,多少人会因此死于非命?”
老道笑着摇头:“女施主,太过钻牛角尖儿了。反倒把自己锁住,没有出路。”
“大道数条,端看本心,如何走,能走至何处,都是天道命数。”
“那道长,可否再说说前线那少将军岳成秋?可会胜?”
老道拂尘一扬,似是叹息:“生杀债,必将偿。行正道,也遇坎坷。大凶之兆,不可说。”
许小曲久久不语,老道笑着看向薛煜:“有心之人,有义之人,善。”
“若寻人,便往南。千里外,山水间,再多便不能言了。”
许小曲倏然抬头,却见老道已走出数步,没入人群中。她踏前几步,终是停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外。
千里外,山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