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过去了,清爽的秋风吹着这个群山之中的江南小村。
山里的枣花谢了,枝上长出了青色的枣果,一点点变成红色。
又到了打枣子的时候。
“这是酸枣,可以做成好吃的枣膏,枣仁还能入药。”
乔小晴举起手里的镰刀,把高高的树枝往下,勾到手指能碰到的高度,熟练地将枝头几枚鲜红小巧的枣子摘进篓子里。
“乔姑娘歇着吧,这些枣子我来摘。”
爽朗的声音在姑娘边上响起。白朝驹穿着一身粗布麻衣,脸上带着灿烂的笑。不用镰刀,他伸手就能将枣树的枝杈压弯下来,摘下上头的酸枣。
在山里休息了近半年,他身上的伤恢复很不错,不仅可以下地走动,还可以干活了。在床上憋了太久,他现在就像匹刚从棚里放出的小马驹,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
“小伙子还真够殷勤的。”大娘笑吟吟地看着两个年轻人。见他俩有说有笑地站在枣树下,活像自己年轻时的光景。
“小伙子啊,你看小晴怎么样?”大娘手上摘着枣子,嘴里忙不迭问道。
“乔姑娘是个好姑娘。”白朝驹说道。
“我瞧你俩挺合适的,不如凑成一对算了。”大娘说道。
“这不妥。”白朝驹摇头道。
“这怎么不妥了?我看挺妥的。”大娘忽地收敛了笑意,故作生气地说道,“你说不妥,是嫌弃小晴不好吗?嫌她不够漂亮?还是嫌她脾气不好?”
“不不不。”白朝驹慌忙摇着头,“小晴姑娘长得很漂亮,性格也活泼可爱,挺好的。”
“这也好,那也好,哪哪都好的,那你为何不想和小晴成亲?”大娘不依不挠地问道。
乔小晴的脸红透了,她慌忙拉着大娘的胳膊:“婶婶,别说了,驴哥哥才刚来几个月,还没适应这里的生活,怎么就提成亲的事?”
“我瞧这小伙子待你挺殷勤,长得也端正,大娘看得出你喜欢他。像这种年纪的男孩子,经不起花言巧语的诱惑,很容易变心的。大娘怕你不趁早下手,到手的肥羊被别人抢走了。”
大娘上了年纪,说话更是耿直,三两句说得俩个年轻人不敢吱声,小脸一个比一个红。
“大娘,我是心里有人了,才不想答应小晴。”白朝驹终于鼓起勇气说道。
乔小晴的眼神忽地黯淡下去了,不安地低下头,双手揉搓着发皱的衣角。
“你心里有谁呀?是不是木匠家的顾青青?还是绣娘翠儿?”大娘继续问着。
“不是村子里的人。”白朝驹摇了摇头。
“那是谁?你来说给大娘听听。大娘想知道那是多好的姑娘,比咱们小晴还要好。”大娘步步紧逼,全然不给他喘息的机会。
“他……是个男子。”白朝驹小心地挤出这几个字。
大娘愣了下,不敢确信地问道:“真是个男子?”
“是的。”白朝驹点了点头。
“真不是你看不上小晴,编出来搪塞的话?”
“真的不是。小晴是很好的姑娘,只是我已经有了喜欢的人,会辜负小晴的一片真心。”白朝驹说道。
大娘松了口气,笑道:“好好好,大娘知道了,你喜欢男人,肯定就不喜欢女子了。”
那也不是这样说,白朝驹心想着。我可不是喜欢男人,只是我喜欢的人,恰好是男子罢了,倘若他是女子,我也会喜欢的。
“好啦,咱们不说这个了。”乔小晴脸上的阴云已经消散,又露出往常那般可爱的笑容,“明儿就是中秋了,驴哥哥一个人,肯定很孤单,来一起吃饭如何?”
白朝驹有些犹豫了,经过方才的对话,他了解了乔小晴对自己的心意,总觉得自己不该答应她,不能给她不切实际的幻想。
“你别想太多了。”乔小晴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我知道你过不了多久就会走,我也不能让你在山穷村过得太差了,我想让你记住,山里还有这么个好地方。”
“好。”白朝驹总算露出了笑容,“明天可得麻烦你了。”
“没什么。”乔小晴笑道,“你帮忙干了这么多天活,请你吃个饭而已,应该的。”
中秋算是一年中的大节之一,又在最秋高气爽的季节,村子里摆起了百家宴。全村人万分热闹,大伙儿忙碌了一整天,此时都在宴席旁落座,尝着山野美味。
山间的村庄不似城镇,有得是疏朗的月光。白朝驹把腰身靠在竹椅背上,发出一声响亮的“吱呀”。
“驴哥哥不吃了?”乔小晴坐在他身边,停下了手里的筷子,一脸疑惑地看着他,“这么大的节日,不多吃些,怎么对得起你白天的努力呢?”
“我吃饱了。”白朝驹对她笑了笑,躺在椅背上,看着月朗星稀的天空。
他心知自己不是什么多愁善感的人,但那个人的身影却总在脑海里浮现。尤其是现在,浮现得更加频繁了,好像个幽怨的孤魂缠在了身上,让他心神不宁、寝食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