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睦十年,九月初八。
远隔十年,她再一次回到长安,再一次在永安宫门前抬眼,这座宫城还是原来的样貌,巍巍、皇皇。
左右监门卫将军迎了出来,向她恭敬行礼:“元帅。”
见她丢辔下马,他忙道:“陛下有旨,请玉门将军驾马通行至东阁。”
“不必,”她将辔策递给他,“看好我的马,我步行。”
他连忙道是,回身望着她只身一人步入门洞中。
登上丹墀,她解下腰间的横刀递出,席浅潾接过后,笑着同她寒暄:“唐将军,好久不见。”
唐颂笑了笑道:“十年了。”
进入殿中,一众人一齐向她视来,唐颂驻足,同朝中的枢臣们一一对视后,看向了上首,深秋的光影偏暗,却照得一室玉堂人物眉眼明朗,御座上的君主更是满眼的锐势,玄色的龙袍加身,它华彩绚烂。
昌睦帝抬手赐座,问起与她同行的副将们,唐颂道:“他们在兵驿上安置下来了。”
玉门将军本次回京一是述职,二是同朝中核对陇右诸州的军费军资,所以昌睦帝在今日召集众臣便是为了堪会此事。
集议进行的很顺利,八月都账时,陇右各州的预算已经上报于户部,户部的各级官员审核无误后,再由中书、门下两省复核通过后,即可开仓出粮。
集议后,昌睦帝叫散了臣工,留下玉门将军一人独对。
“近些年,边境太平无忧,外疆风偃,全赖你在陇右周旋。”
“不敢当,只因陛下广施化育,圣恩远播,边境才得以偃闭兵事。”
“唐颂,如今你我之间都要讲这般客套话了么?”昌睦帝看出南窗外,望着很远的地方。
下首之人不言。
她回眸向她视来,“我们做到了,当初在檄文中承诺的事,我们做到了,我们没有辜负天下。”
她抬眸与她相视,含着一丝平静的笑意道“是。”
“四哥他,这趟没有回京么?”
“是。”
唐颂出殿后,门边有两人在等候她,是方才参与集议的其中两位官员:中书令杜郁茂和户部尚书常子依。
三人相对,一时无言。
“燕卿呢?”还是唐颂先开口。
“监督最后一批夏税回京,眼下人在苏州,这两天就能回来。”常子依道。
杜郁茂一直耷着眼,唐颂看着他发笑:“原荣、栖同,叫上燕卿到我家里喝酒,我请客。”
杜郁茂这才抬起了通红的双眼,笑道:“那当然好了!”
整整十年过去了,那些伤痛被掩埋,他们彼此之间唯有思念,却没有伤感。
永安门外。
左右监门位将军再度整肃仪容,迎接一人下马:“卑职见过都督,陛下特许,请都督驾马通行至东阁述职。”
幽州节度使萧羽没有回他的话,他不解的抬头,看到对方正凝视着他的身后,他转身看到门洞里走出一人,便同时向两人行礼后,退至了一旁。
“萧泓然,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