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责怪哥哥的意思,就是这头发何时才能长回原来的模样?”娇圆朝上翻了翻眼睛,岔了话。
“恐得需要个一年半载的,这些时日就不要想着出去了,安心留在寺中,哥哥会想法子护住你。”兰歌看着眼前失而复的家人,眸中光芒熠熠生辉。
“嗯,都听哥哥的,这锦盒里的东西可曾看过?”娇圆将那日住持交给她的锦盒拿了出来。
“这锦盒是我让住持师父交于你的。”
“原来如此。”她娇嗔道。
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张兰府地契。兰歌将地契拿于手上道:“阿娘将家里的贵重物品提前都藏在了这古寺之中,恐她早已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不由得,他握着纸张的手指骨节泛起青白,还不时发出细碎得咯吱声。
娇圆知道,兄长定是想阿娘了。
“你可知道家中发生的事另有蹊跷?”兰歌紧蹙眉头。
“哥哥,这也是我想给你说的,绝不是山匪干的。那夜我就躲在影壁墙里,听那些杀手说话,并不像是山匪,后来吓晕了过去,也是近些时日才慢慢忆起。”娇圆说着,眼眶又开始泛红。
“看来我们兄妹二人想到一处去了,定要查明真相,给家人一个交代。”兰歌一拳砸向桌面,随即安抚她道:“你也莫要再回想了,总想起那些事也会很痛苦。”
“知道了,哥哥。”
“那这里的住持是……”,娇圆有些不解,她只记得小时候阿娘是常带她来这座古寺,可没想道竟是能如此信任的老住持。
兰歌望向娇圆身后的虚空处道:“他是阿娘的亲哥哥,也就是我们的舅舅,只是很早就皈依佛门,不闻世事。”
“啊,住持竟然是舅舅。”她惊讶地张大了嘴。
“亦不能算是舅舅了吧,你心中了然便是,他能保管好阿娘留给我们的东西,已是不易。”兰歌的话语中也有些许无奈。
兄妹俩就这样沉默不语地对坐着,眸中都有无限的思绪翻涌而出。
娇圆在古寺中住了下来,见到住持虽倍感亲切,可也只是礼貌地点点头,笑一笑,不逾矩半步。
终于,梅子回来了,娇圆头上都已长出细密的绒毛。
梅子第一眼就看见僧人装扮的她,哭笑不得,“你这是怎么了?怎得这番打扮?”
“说来话长,都是为了自保。你可还好?事情办得都还顺利?”娇圆有些着急地问道。
“我都好,一开始不太顺当,好在你给的银票帮了大忙,很是奏效。”梅子狼吞虎咽地吃着素斋,看样子定是一路快马加鞭地赶回来的。
僧人在外敲门,“我刚沏了壶茶,给你们送来。”
梅子嘴里的饭还未来得及咽下,便鼓着腮帮子嘟嘟囔囔道:“进来吧。”
看着满脸疤痕的僧人走进来,梅子倒是神情依旧,仍然不停地拨拉着盘子里的菜,大快朵颐,好像在吃着什么山珍海味,边吃还不忘说道:“谢谢你啊。”
僧人抬眸看了看梅子,微微颔首,一言未发地走出房门。
“嘿,这人好生奇怪。”说罢,她又狠狠扒了口饭塞进嘴里。
“莫要生气,他就是脾气古怪了些,前些时日江州通判来请香,还是他帮我解的困。”兄长再三叮嘱,很多事情还需谨慎,所以娇圆暂时不打算告诉梅子僧人的真实身份。
当然,自己的真实身份,梅子亦不知,她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再说。
“他救了你,那这光头也是他给你剃的?”梅子抬眸看了看娇圆那亮堂堂的光头。
娇圆遂嘿嘿笑了笑,点了点头。
“看在他救了你的份上,我就不与他计较了。可话说回来,那个江州通判到底是谁?你看清楚脸了么?”梅子一脸神秘地问道。
“没有,我就没敢露面。”
“噢,还是不要露面的好,你这脸太招摇。”梅子摇摇头。
“我的脸招摇?梅子姐姐你敢再说一遍。”娇圆撅起嘴,佯装将盛饭的小木桶抱在了怀里。
还没吃饱的梅子眼见着饭被拿走了,忙改口道:“不是招摇,是貌若仙姿,是沉鱼落雁,行了吧。快把饭给我拿来,饿了一天了。”说罢,便伸手去抢她怀里的饭桶。
娇圆这才笑嘻嘻地把手中的饭递给了她,看到梅子安全回来,她也很是开心。
“后面有何计划?”
“我们先在这寺里住下来,暗中观察那江州通判一段时间,刚好也让我长长头发。”娇圆对她的这一头青丝颇为执念。
梅子则捂住嘴笑个不停,怕饭粒喷到她脸上。
门内俩人说说笑笑,门外立着的僧人不知是喜是忧。
看着妹妹与那女子很是亲昵的相处,兰歌喜的是这些年有人能陪伴在她身边,不至于孤单寂寞。
忧的是,如若这女子始终这么跟着,他们兄妹俩的身份迟早都会暴露。
那样会给她带来极大的危险。
至于他,早已是个死人。
只要能为家人报仇,只要能护住唯一的妹妹,他甘愿以身入局,甚至沦为棋子。
这坏人由他来做,否则以娇圆重情重义的性子,断然不会任由自己伤害身边的人。
兰歌就这么静静地立在门外。
他紧紧盯着梅子,眸中细碎的流光慢慢被黑暗吞噬,像无底的深渊,让人感到阵阵凉意。
梅子和娇圆说笑吃饭间,不经意地朝往门外瞥去,望着始终站在那里不肯离去的僧人,满脸疑惑地问娇圆道:“你可知他是何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