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已经进入第三周,苏桐和同学们逐渐适应了高中生活的节奏,这个周一的早晨,天空格外晴朗,仿佛还带着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的喜悦气息。
苏桐早早地来到教室,发现同学们正围在一起热烈讨论着什么。
"听说今天新同学要来了。"赵梦琪神秘兮兮地凑到苏桐耳边说。
"就是李老师开学提到的那个?"苏桐放下书包,好奇地问道。
"对啊!据说这个男生长得特别帅!"赵梦琪兴奋地说,眼睛里闪烁着八卦的光芒。
苏桐笑着摇摇头,没说话。
上课铃响起,同学们纷纷回到座位上,李老师走进教室,身后跟着一个陌生的身影,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个新来的男生身上。
他身材修长,穿着整洁的校服,黑色的短发略微遮住前额,五官轮廓分明,眼神清澈而内敛,站在讲台上的他,带着一种少年特有的沉稳与自信。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迎来了一位新同学。"李老师微笑着说,"他从上海转学过来,希望大家帮助他尽快适应新环境。"
李老师转向那个男生,示意他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陆星野,来自上海。"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带着一丝几乎察觉不到的江南口音,"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所以转学到这里,希望能和大家成为朋友。"
简短的自我介绍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陆星野同学之前在上海的重点中学就读,成绩优秀。"李老师补充道,"他还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英语很好,希望大家能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李老师环顾教室,目光落在苏桐旁边的空位上:"陆星野,你就坐在苏桐同学旁边吧,苏桐是我们班的文艺委员,有什么问题可以请教她。"
苏桐微微一怔,随即点头微笑,陆星野朝她看了一眼,礼貌地点点头,然后走到她旁边的座位坐下。
"嘿,我是苏桐,欢迎来到三班。"苏桐小声说道,友好地伸出手。
陆星野轻轻握了握她的手:"谢谢,请多关照。"
她注意到他的书包上别着一个小小的福娃挂饰——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之一。
前排的林见川转过头来,对陆星野点头示意:"我是林见川,班上的体育委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谢谢。"陆星野简短地回应,语气平和但不失礼貌。
苏桐注意到林见川的眼神在她和陆星野之间短暂停留,似乎带着一丝探询。
上午第二节是英语课,英语老师陈老师走进教室,笑着宣布:"今天我们要讨论一个特别的话题——北京奥运会,请同学们用英语分享自己对奥运会的看法和印象。"
同学们兴奋起来,奥运会刚刚结束不久,大家都还沉浸在那份激动和自豪中。
"Who wants to share first?"陈老师环顾四周,"谁想第一个分享?"
几个同学举起手,陈老师点了林见川的名。
林见川站起来,用流利的英语说道:"I think the Beijing Olympics was a great success. I was most impressed by the opening ceremony directed by Zhang Yimou. The performance with 2008 Tai Chi masters was amazing!"
陈老师点点头:"Very good! Anyone else?"
苏桐举起手,被陈老师点名后站起来说:"What touched me most was Liu Xiang's withdrawal. Although he couldn't compete due to injury, his spirit of never giving up inspired all of us."
"Excellent point!"陈老师赞许地说,然后注意到了陆星野,"Oh, we have a new student today. Would you like to share your thoughts?"
陆星野站起身,用标准的美式英语流利地说道:" I believe the Beijing Olympics changed how the world sees China. I was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torch relay, and I witnessed how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defended the torch from protesters. It was a moment of national pride that transcended borders."
教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陆星野流利的英语和独特的视角震撼了。
"Impressive!"陈老师惊讶地说,"Your English is excellent! How long did you live abroad?"
"Three years. My father was working in a Chinese company's American branch."陆星野回答道。
下课后,同学们纷纷围住陆星野,对他的英语水平和国外经历充满好奇。
"你在美国生活是什么感觉?"
"美国的学校和中国有什么不同?"
"你见过NBA球星吗?"
面对同学们的热情,陆星野显得有些不适应,但还是耐心地回答着每一个问题,苏桐注意到,尽管被众人围绕,陆星野始终保持着一种内敛的气质,不张扬,却让人无法忽视。
"好了,别围着人家了,让星野喘口气。"苏桐出声解围,"我答应了要带他参观学校,你们有问题下次再问。"
同学们这才依依不舍地散开,林见川走过来,对陆星野说:"你的英语真厉害,以后有机会多交流。"
陆星野点点头:"谢谢,你的英语也不错。"
林见川笑了笑,目光在苏桐身上停留了一瞬,然后转身离开。苏桐对陆星野说:"走吧,我带你熟悉一下学校。"
两人走在校园里,苏桐介绍着各个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和操场,陆星野安静地听着,偶尔提出一些问题。
"你们学校的图书馆藏书真丰富。"经过图书馆时,陆星野由衷地赞叹道。
苏桐笑着说:"是啊,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你也喜欢看书?"
"嗯,特别是文学作品。"陆星野点点头,"最近在读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真的吗?我也很喜欢村上春树!"苏桐惊喜地说,"他的《海边的卡夫卡》我读了好几遍。"
两人聊起文学,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爱好。
远处,林见川站在篮球场边,看着两人交谈甚欢的背影,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午餐时间,食堂里人声鼎沸,苏桐、赵梦琪和几个女生坐在一起,不远处是陆星野和几个男生。
"星野,听说你在美国住过,你觉得美国人怎么看待北京奥运会?"一个男生好奇地问道。
陆星野放下筷子,思考了一下说:"其实很复杂,美国媒体报道有偏见,但普通美国人对中国举办奥运会还是很好奇的,开幕式播出后,很多人都被震撼了,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那你在美国看比赛时,支持谁啊?"另一个男生打趣道。
"当然是中国队。"陆星野笑着说,"我记得中美男篮比赛那天,我穿着中国队球衣去看比赛,周围全是美国球迷,气氛很紧张但也很有趣。"
"姚明那场比赛打得真棒!"林见川加入讨论,"虽然最后输了,但表现得很出色。"
"是啊,姚明在NBA打球,在美国很受欢迎。"陆星野点点头,"不过最让美国人震惊的是中国队最终获得的金牌数量,超过了美国。"
"那当然!"林见川自豪地说,"51枚金牌,创造了历史!"
苏桐注意到陆星野和林见川聊起体育话题时,两人都显得很投入,原本的陌生感似乎减少了不少。
"不过我觉得最遗憾的是刘翔退赛。"赵梦琪走过去插话道,"我当时看电视都哭了。"
"我也是。"苏桐点点头,"看到他一瘸一拐地走出赛场,真的很心疼。"
"其实我觉得刘翔的退赛反而展现了更真实的奥运精神,"陆星野突然说道,引起大家的注意,"奥运不仅是关于胜利,也是关于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他带伤坚持,最后不得不退出,这种精神比一枚金牌更有价值。"
"我还是觉得可惜。"林见川摇摇头,"如果他能坚持完成比赛,哪怕不拿奖牌,也会更有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陆星野平静地说,"我们外人很难理解运动员的压力和痛苦。"
话题很快转向了其他奥运明星,大家讨论着菲尔普斯的八枚金牌、博尔特的世界纪录和中国女排的表现。
"对了,你们看到'鸟巢'和'水立方'了吗?太震撼了!"赵梦琪兴奋地说,"我表姐去北京看了比赛,说实物比电视上看到的更壮观。"
"我最喜欢水立方的设计,那些蓝色的'水泡'在夜晚亮起来特别美。"苏桐说。
"其实那些'水泡'是ETFE膜结构,模拟水分子排列。"陆星野解释道,"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还能节约能源,是现代建筑技术的典范。"
苏桐惊讶地看着他:"你对建筑也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