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长青离开后便按照孟大娘跟他说的地址,来到集镇上一家装饰高档的锦衣阁里。
这间锦衣阁专卖上等布料和衣服,但也承包手帕、荷包等小型物品出去给别的绣娘做,具体就是店家提供布料给绣娘,如客人无特殊要求的,上面的图案部分则由绣娘自己发挥。
不过这绣娘也不是谁都能接的,首先得经过试单,也就是先绣出一张成品交由店家检验过后,店家觉得达到标准了才会跟你合作。
通俗来说就像现代人的接单,顾客通过平台对厂家提出需求,厂家为了节省人力,则把部分业务外包出去,有能力者可自行应聘,多劳多得。
苏长青在梁未冬外出第一天就到了孟大娘家,两人唠了没一会,孟大娘就问他绣工如何,苏长青给她露了一手后,大娘就兴奋地拉他入行了。
他把孟大娘加上他绣好的二十二张手帕交给店家,除去成本,按照每张手帕盈利七十文,三七分成的原则,苏长青可以从店家这里拿到一千零七十八文的报酬,跟孟大娘对分之后也就是每人五百三十九文。
这就是梁未冬走后,苏长青在家跟孟大娘做女工赚的钱,虽然比不上梁未冬一天的二百五十文,但好歹家里也是多了一笔收入,这让苏长青很有成就感。
他又从店家那里拿回布料,返家之后再接着往下干。
几日过后,时间来到了二月底,这正是农忙开始的时节,梁未冬下午干完活后便跟监工请假,趁着天色未黑,匆匆往集镇上赶去。
其余绝大部分人还是留在工地上,因着现在只是水稻育苗撒种的时候,一般家里有三四个人的都能忙得过来,不像梁未冬,家里就只有两口人。
他先去店铺买了两份糕点,一份给孟大娘家,一份留着给苏长青,然后才来到集镇上安置牛车的地方,一眼就瞅见村长家的那头黄牛,他静静坐在车上,等待着村长办完事后过来带他回去。
这是他来打工之前就跟村长约好的时间,怕的就是自己回去那天碰不到熟人捎他。
远远的,他就望见那个人群中身材矮小、头发半白的村长,他激动地站起来吆喝了一声:“村长!我来了!”
村长穿过拥挤的人群,回到车旁,瞥了他一眼,慢悠悠地说道:“走吧,你来赶牛,我要歇着了。”
“好嘞。”
梁未冬回到村子时已是戌时末,这个点大部分村民早都歇息了。
村里万籁寂静,只有天上悬着的那轮银月以及路边杂草里的昆虫一阵阵冒出来窸窸窣窣的声响伴随着他回家。
迫切想见到苏长青的心情促使着他一路疾走,在距离自己房子还有几十米路时,他却先看到了自家围墙边似乎站着个黑影。
在黑影跳上围墙的那一刻,他确认自己没看错,害怕苏长青碰到危险,他边跑边大叫出声,企图阻止那人后续的动作 。
果不其然,那人原本想往屋里跳的动作却在听到梁未冬声音后,立马又跳了下来,毫不思索地往着西方向逃去了。
梁未冬加快脚步想追到那人,但仅是眨眼的功夫,人就消失不见了,没有办法,他只能先回去看一下苏长青的情况。
怕苏长青睡着了又要起来给他开门,他想着自己要不要也翻个墙进去,结果苏长青却先一步从屋子出来走到院里开了门。
“未冬?”苏长青很是意外,“真的是你回来了。”
梁未冬要爬墙的脚步收了回去,转而走向自家门前,“是啊,这个点了你还没睡吗?”
苏长青语调上扬,“快了,准备睡来着,结果听到外面有声音,很像你,我就出来看看。”
“是我,刚刚有人想翻咱家墙进来,我把他吓跑了,没看清是谁,你自己在家有发生什么奇怪的事吗?”
“翻墙?!我在家都挺好的,很少出门呀。”苏长青明显没料到村里居然会有贼。
梁未冬牵着他往里走,顺手把门给锁上,说道:“那没事了,你先进去休息,我洗个澡先。”
嘴上说着没事,梁未冬已经在脑海中默默列出了几个嫌疑名单。
自己家穷是全村公认的事实,做贼要么劫财要么劫色,财自己没有,那就是……
瞧那人的身形,估摸着应该比自己矮上十公分左右,被自己惊吓到后本能地往西边逃跑,想来他家应该也是住在那块,应当是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家里只有苏长青一人才敢这么胆大妄为。
好一个色.欲熏天的采花贼,连他梁未冬的人都敢算计。
“饿了吧?我去给你下点面条吃。”苏长青出声打断梁未冬的思绪。
“好,辛苦了。”梁未冬顿了顿,又说:“对了,这是买给你的糕点,我问了店家,说这是卖的最多那款,不知道合不合你心意。”说完,他把手里的糕点递给苏长青。
苏长青低头看着手里包扎精致的油纸,好一会儿才说了句:“谢谢。”
“害,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梁未冬伸手揉了揉他的头,跟对待家里的小孩一般。
苏长青陪着梁未冬吃完面条后,两人回到屋里准备睡觉。
放在桌面上的针线和旁边众多的布料吸引了梁未冬的注意。
梁未冬随手拿起一块布料,看着上面的花纹问道:“你不睡觉是在绣这些?”
“是啊,集镇上那个锦衣阁收这些东西呢。”
“长青,我出去工作是为了你过好日子的,你看,这是我在工地上挣的钱,有三两多呢,够吃的。”说着他掏出了自己从监工那结算的报酬塞到苏长青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