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君当何处归 > 第23章 配药和尚

第23章 配药和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接下来几日,萧元绰和归宁二人先去拜访了杨阁老,归宁将从母亲那里拿的一匹缂丝、一匹苏绣,再有一盒人参送给杨老夫人,笑道:“老太太,这是我代母亲送给您的。”此外又送了一套景德镇官窑出的青花瓷器,“这是萧家孝敬您的。”

杨老夫人笑道:“怎么还分两家送?”

归宁笑道:“宋家虽只剩下母亲,可也不能没了规矩。”

杨老夫人招手让她坐在身旁,“怎么不见你母亲?”

归宁将母亲南下的消息说了,惹得杨老夫人一阵艳羡,“还是年轻好,我年轻的时候,在扬州住过几年,现在这把老骨头动不了了,若是能动,真想回去看看。”

她喜欢听昆曲不是没有缘故,幼时她跟着当通判的父亲在扬州住过一段时间,那时候刚刚丧母,父亲政务繁忙,她就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河边,听对面咿咿呀呀的昆曲解闷。

下雨天,身边的老嬷嬷撑着伞,对她说,“姑娘,回去吧。”

可她迷恋那戏曲中的缱绻温柔,不愿离开,河对面的窗子打开了,有个漂亮的女人探出头来,对她挥了挥手,命身旁的丫头将刚刚做好的如意酥端给她吃。

她不知道住在河边阁楼上的漂亮女子出自哪家哪户,只觉得她笑起来像极温柔的母亲,那如意酥甜香酥脆,每一口都吃进了她的心底。

那婉转悠扬的昆曲,安慰了她每个寂寞难熬的夜晚。那时小,她不知道女子是何人,如今活到这把岁数明白了,她们有个异常残忍的名字,叫“扬州瘦马”,是专门给达官显贵消遣的玩物。

她不知道那名女子后来怎么样了,猜测大概不会太好。后来她迷上了昆曲,但凡能哼上两句,她都会给赏钱。只是曾经那个用曲声温暖了她黑夜的人,再也找不见了。

这段往事杨老夫人不曾对任何人提起,只是今日听说归宁的母亲又下了江南,才触动过往的回忆,感慨一番世事无常。

到了含饴弄孙之年,本该是享清福的时候,可当年的老姐妹一个个都离她而去,难免有些唏嘘。

大过年的,不该想这些伤心之事,杨老夫人很快调整了情绪,陪屋里的女眷说说笑笑。

归宁也跟着说了些家里长短,无意间提起要去明渊寺许愿,话头刚落就有人突然插了一嘴,“你们听说没,明渊寺那边最近出了一件大事。”说话的正是今日来杨家做客的大理寺丞之妻范氏。

前世归宁与她有些渊源,范氏的哥哥科举屡试不第,一气之下以经商为名,四处游山玩水,后来在广东一带遇到了海难,没了踪迹。范氏急得团团转,归宁当时正派人在那一带寻找许大夫的下落,闻听之后,主动找上门去,说愿意帮忙打听打听。

消息递出去大概有一年才传回音信,那时范家心灰意冷,已经放弃了,陡然传回消息,激动地有些不敢置信。

人被冲到了一个荒岛上,被过往的船只找到了,范氏为这事特意登门拜谢。

她不知道,她去世后,范氏曾经哭到晕厥,也不知道,她以死为局,有人愿意抛弃眼前的荣华富贵,也要帮她一把。

不过眼下二人还没有那么深的交情,归宁眼下只当范氏是寻常官眷。

听她说得一脸严肃,众女眷忍不住好奇,“什么事儿?”

范氏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道,“明渊寺后山,有个破旧的土地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不过他可不是明渊寺的人,而是一个伪装成出家人的俗人,非常擅长配药。”

众女眷不解,“配药,配什么药?”

范氏压低声音道:“配毒药。”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跟着呼吸一窒,不敢多问,杨老夫人见多识广,睨了范氏一眼,“快说,别吊人胃口。大过年的,我们就当个故事听听。”

这事没有定案,范氏本不该乱说,据说这老和尚做了不少孽,她又是个藏不住的,索性一五一十地说了个干净:“这老和尚有个本事,精通药理,可以根据病人正在吃的药,加一两味相克的药也就是俗话说的‘反药’进去,神不知鬼不觉地杀人,即便查出不妥来,那看病的大夫为了摘清自己,保全自己的名声,也不敢乱说。何况大多时候根本查不出缘故来。”

见众人还是有些不解,继续道:“譬如,若是有人要保胎,只要拿到大夫开的保胎药的方子,针对方子配一两味相克的药,磨成细细的粉或配成遇水即化的药丸,不管是撒入汤药里,还是混进食物里,都察觉不出来。这样的保胎药喝久了,就成了落胎药。”

“或是如果有人染了风寒,该用辛温发散的药,偏要添一两味酸涩收敛的药,吃药不仅无用,反而越治越病,拖到最后病气入肺,也就无力回天了。”

“若是上了年纪的人,需要甘温补虚,好生将养,若混上苦寒泄实之药,不消一个月,就会越补越虚。”

“额外加的药本身也不是毒药,只不过和已有的药相配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或者降低药效。不会表现出任何中毒的症状,很难查清。除非当面抓个正着,拿贼拿赃,才能把人治罪,而且也不是所有的药方都方便做手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