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牛愤恨道:“他们还给自己取名叫蔡家坞丐帮!”
说“丐帮”还真是“丐帮”。蔡芙粲然一笑,京都来的贵公子居然在蔡家坞成立了一个丐帮,她准备去嘲笑赵子恒一番!
大马皱眉问:“这些人怎么在坞内拉帮结派,不怕族老责罚么?”
提到“拉帮结派”,二牛这时想起来他们也是“小帮派”,嚎着嗓子叫:“你们忘记我们四人也是个小帮派了?老大,大马,你们可要替我和小驴讨回公道!”
“当然会帮忙!”蔡芙自觉责无旁贷。
大马也点头:“不用怕人欺负,实在不行告诉长辈!”
二牛却高昂着头:“不行!我二牛是什么人物!”
蔡芙笑道:“你是怕伯父伯母知晓了再也不肯让你下学在外面玩吧?”
“反正我不要大人帮忙,我要你们帮忙!”话罢,二牛似乎看到了什么,说了句一定要救他们就跑了。
蔡芙似有所感,望向小路尽头出现的赵子恒一群人。
面容精致的赵子恒站在灰头土脸的蔡家坞男童前面,如鹤立鸡群。
赵子恒也看到了蔡芙,只哼笑一声,再也不看她就走了。
赵子恒身后走出几个男孩,都是蔡家坞的同龄人。
他们路过蔡芙,直接走到大马跟前道:“蔡嘉生,日日跟在小女娃屁股后面有什么意思?不如加入我们罢!”
大马摇头摆手:“不了,不了。”
正在大马百般婉拒那群人时,蔡芙蹲在一旁思索对策。
不为别的,只为道义!
说书的都说了,行走江湖,最重要的就是义气。
若她蔡芙的小弟被抓她不去救,以后还有人愿意跟她么?
蔡芙模仿说书人口中的武林侠客如此想道。
次日上学,蔡芙一连瞪了赵子恒几眼。
赵子恒心中不解,只是没理她一次,她就这么生气?
之前她和蔡嘉生几人一起下学,碰到他也没有理他,他都没在意。
蔡芙并不知晓赵子恒的不解,一下学她就跑去姜夫子那里。
她准备去向姜先生请教时顺便告状赵子恒欺负大家。
进入姜捷书房,却只有姜芷川在。
“先生有事出去了,并未说何时归来。”姜芷川告知她姜夫子去向,又捧书读起来。
蔡芙闻言叹气,却也不走,笔直站在姜芷川面前。
姜芷川垂下长羽睫,在如画眉眼间翩翩起舞。
蔡芙没忍住对美的向往,指尖轻触男童的睫毛。
姜芷川放下书,撇开蔡芙作乱的手,轻叹一声:“你有何事?”
蔡芙站到姜芷川身旁对他说了课上疑惑。
姜芷川坐在书案前逐字逐句给蔡芙解惑。
待蔡芙恍然有所悟,这番答疑才停下。
课业谈完后,蔡芙告诉他赵子恒之事。
对于赵子恒的事,姜芷川沉思片刻,道:
“兵法曰,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能避之。”
蔡芙没学过,问他什么意思。
姜芷川解释一通,蔡芙懂了,原来是能打就打,能逃就逃,能躲就躲。
蔡芙哪里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她先被二牛以义气架住,又确实想争一口气。
她愁眉摇头,“他们那帮派已有二十余人,加上东躲西藏的二牛和小驴,我们算上你才五人。”
姜芷川眼皮跳动,“不必把我算在内。”
蔡芙神游天外,只当没听到,她胡乱想着法子,“还有俘虏十余人,我们可以和俘虏里应外合。”
“他们有这么多人为何不反抗逃走?”姜芷川不解。
“我和嘉生想过这事,我们怀疑应该是他们入戏太深了。”
“入戏太深?”
“是,入戏太深。每回说书的来了,很多顽皮的男童都会就着说书扮家家。”蔡芙猜想。
姜芷川还未曾见过扮假家入戏太深的人,他不好对此表达见解,听蔡芙继续说。
蔡芙越说越觉得这个说法可信,她激动道:
“赵子恒每日分批抓他们,用两三人抓一人,把他们关进‘水牢’。”
“经过几日‘牢狱之灾’,他们失了心气真以为自己是战俘。”
“后面去种地不仅有七八人看守,连路过的叔伯都觉得他们这群皮小子现在懂事种地是好事,‘俘虏’们也就真以为自己被奴役种地是应该的。”
姜芷川心中对蔡家坞这群人侧目,子恒居然与这群人玩得这般入神。
“芷川,你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