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论穿二代到伟女子的嬗变 > 第16章 母女闲话

第16章 母女闲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蔡荷随父学打猎一事已定,蔡荷日日早起习武,不仅身姿矫健,眼睛有神许多,连话也变多了。

以前只要蔡绍在场,蔡荷的话能少则少,如今她都敢接蔡绍的话了。

蔡平女看在眼里,喜在心底。

除了每日清晨带蔡荷习武,蔡绍偶尔在山脚打猎时会带上蔡荷,此事未避开人,一来二去就露了风声。

有人问到蔡平女一家面前,她们并没有露出确切的话语,只是叹息说蔡荷力气大,蔡绍打猎负担重,在山脚帮忙搬东西。

许多人都会想起她们家没儿子,大多人都是流露出同情状,没人阻止干涉。

与蔡芙去学堂念书截然不同的场面,令蔡平女一家放松不少。

当时蔡芙去念书,蔡平女与丈夫制定的策略是不走漏风声一击必中。

蔡平女当时欲谋求此事,最先想到的就是去江夫人处探听。

江夫人的丈夫蔡全诺,在族里排行第九,是蔡平女的族叔父。

家中后辈在昭郡任官,他携妻子回蔡家坞主事,为表亲近,蔡芙这一辈以方言称呼其夫妇为“九叔翁”“九叔婆”。

当时蔡平女携珍花上门,试探族学事宜。

江夫人透露,蔡家坞内族学实际是蔡氏族学在蔡家坞的分支。

这是当年石川蔡氏分家最先确保的一条族规,即蔡氏族学为重中之重,不论蔡氏族人在何地族学事宜为第一要务。

多少年来,蔡氏族学都由蔡清川这一支把持。

读书乃文雅之事,蔡氏族学却是堆金积玉之地,盖因族人中有富贵者皆会按时捐钱于族学,以保五世而斩后代无忧入学。

在蔡家坞的族学,却是固三太公所把持。

听到固三太公蔡清固这个蔡家坞有名的老顽固,蔡平女当时觉得让小女儿在族中读书这事几乎不成。

若是让小女儿去县里读书,也没太大希望,更重要的是,无法保全安危。

时下县城不如蔡家坞安定。

从乡下去县里定居的多半是势单力薄的人家。

小户商人须要交保护费,大富人家常雇壮士家丁。

坞中去县里住的都是一家人,必定有壮丁。

她们家蔡芙才是个女童,她和蔡绍的活计都依托蔡家坞的环境,是不可能去县里陪读的。

江夫人见蔡平女脸色不好,问她出了什么事。

蔡平女只能使出苦肉计,从祖父的牺牲、长兄的惨死讲到家中无男的苦楚。

她枕在江夫人膝上痛哭,道:“招夫嫁人无异于赌博,我这一代虽无兄弟,但我确实先有过长兄,后有族人的帮扶。我的女儿们却不一样,她们的阿母没给她们生出兄弟,我听到有婶子嘀咕,我家女儿也生不出儿子。她们这一代难啊,因而我想让我家小女念书,给她个依仗。”

江夫人本名江采英,出身官宦世家,从小爱看话本,为人颇有侠义,到老不改其志。

她听到蔡平女如此哭诉,对她说:“你放宽心,我会和你叔翁商量此事。”

蔡平女之前一直讨厌求人,但她不想看着自己的孩子在这个时代枯萎,她想让孩子念书,如此才豁出面子准备求人。

求人之前,她疑心表面爱花爱女儿的妇人是否会像她假想的那样表里不一奉男尊女卑大旗为难自己?

蔡平女举目四望,在族里挑不出比九叔母江夫人更合适的人选,只能硬着头皮上,没想到江夫人真会应下此事。

江采英隔了几日叫蔡平女过来,道:“族学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接纳女子的。之前昭郡蔡氏有校尉想在族学另办女学都没能成,更何况蔡家坞族学满是男儿。”

还没等蔡平女心中另寻出路,九叔母江采英却提出:“族学虽不收,但另有一路。新来坞内的季谈家与清川公家世代交好,此前来蔡家坞未尝没有收整坞内族学的想法。只是坞内族学被固三公把持已久,又与清川公见解截然不同。季谈进坞创办私塾,早有与坞内族学别苗头的想法。固三公不收,不代表季谈不收。”

蔡平女拜谢江夫人之后,携蔡全诺的拜帖去见蔡季谈。

蔡季谈收下蔡芙进私塾,此事立即在蔡家坞引起轩然大波。

蔡清固当众批评蔡季谈,道他不懂男女之分,品德有失,不配治学。

蔡季谈随后驳论,说长辈不理人情,只认死理。

他又批判坞内族学过于老旧,只能教孩童、欲走官途者需去县里或郡中读书。

蔡季谈小胜拿下当年开祠权收尾。

蔡清固请蔡季谈私塾中孩童家长出言拒绝蔡芙入学。

蔡季谈道:“同族之人不通婚,都是兄弟姊妹,为何避嫌?蔡家坞乡下之地,族中男女从不避嫌,小童何苦做此姿态?”

蔡季谈再胜,收下学生蔡芙,以及蔡全诺的支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