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放下手中那封匿名信,眼神冰冷。尽管遭遇威胁,他征服海外市场的决心毫不动摇。
公司在国内成绩斐然。短短数年,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成长为科技行业翘楚。推出的智能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产品,凭借超前理念与卓越性能,占据国内大量市场份额。线上,电商平台销量屡创新高;线下,专卖店遍布各大城市。企业声誉日隆,成为行业风向标。
基于此,嬴政觉得海外扩张时机已到。他坚信,以公司实力与自己能力,定能在海外开疆拓土。于是,在他推动下,公司全力进军海外。
E国科技产业发达,市场潜力巨大。嬴政亲自率队入驻,办事处顺利设立,产品发布会也吸引不少关注。然而,海外市场与国内天差地别。
商业规则方面,国内商务合作重人情,酒桌上谈生意,签合同较灵活。E国则完全按规矩来,合同条款密密麻麻,稍有不慎就会违约。一次合作谈判,对方律师拿着合同逐条分析,对每一个用词都反复斟酌。嬴政团队不习惯这种严谨方式,感觉束手束脚。
消费习惯差异也很大。国内消费者热衷追新,对新品牌接受度高,喜欢参与各种促销活动。E国消费者更看重品牌历史和口碑,倾向购买老字号产品。公司新推出的产品,即便功能先进,他们也因不了解而心存疑虑。比如一款智能手表,在国内靠新颖外观和多样功能大卖,在E国却少人问津。
文化背景更是云泥之别。国内文化包容开放,对新鲜事物接受快。E国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传统,对本土文化高度认同。公司宣传产品时,沿用国内强调科技感的策略,结果当地人觉得太生硬,无法引起共鸣。
这些差异如同一堵堵高墙,横亘在公司海外业务面前。产品销售十分惨淡,原本热闹的产品展示区,如今门可罗雀。在各大商场和专卖店,公司产品被摆在角落,无人问津。市场调研显示,消费者对产品功能和质量认可,但品牌知名度低和文化差异,让他们不愿尝试。
当地商业团体也没闲着,联合起来抵制公司。他们利用自身影响力,向消费者灌输公司产品不安全、不可靠的观念。还游说政府部门,对公司产品进行严格审查,设置各种障碍。比如,以环保标准不达标为由,暂停部分产品销售。
公司资金链愈发紧张,供应商催款电话不断。员工们看着惨淡业绩,焦虑写在脸上。市场部员工为打不开市场发愁,销售部员工因完不成指标沮丧,财务部员工为资金周转焦头烂额。办公室里,往日的欢声笑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压抑的沉默。
嬴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紧急召集团队开会,会议室气氛凝重。灯光昏黄,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仿佛在催促着大家想出办法。
嬴政扫视众人,声音沉稳:“我们遇到困难,但这只是暂时的。大家说说看法。”
市场部经理站起来,满脸无奈:“我们对当地市场文化和消费习惯了解不够,宣传推广没打动消费者。广告投放效果不佳,消费者不买账。”
销售部主管也摇头:“竞争对手太强大,他们有品牌优势,我们产品价格优势不明显,销售渠道拓展困难。”
嬴政认真听着,不时点头。他知道,这些问题确实棘手,但并非无解。
“大家说得对。我们必须调整策略。产品上,加大研发投入,根据当地消费者需求优化功能和设计。营销上,和当地媒体、社交平台合作,开展适合当地文化的营销活动。渠道上,拓展销售网络,和更多经销商、零售商合作。”嬴政条理清晰地布置任务。
同时,他决定加强和当地政府、行业协会沟通。“我们要主动融入当地环境,了解政策动态,争取支持。”
团队成员们听着,眼神逐渐坚定。他们相信,嬴政有能力带领大家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