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形象向来靠谱,即使他这样说,刘备也不会真认为他言辞无状。
但华熙确实生气了。
刘备的目光落在华熙的背影上,有些担忧。
殿下应该不会把孔明怎么样……吧?
国灵的五感远超常人,华熙将他们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又感觉到刘备看过来的犹疑视线,不由冷嗤。
说不清道不明的怒火燃得更甚,她转过身,语气近乎尖锐。
“吾不损君之‘水’,”眸光掠过诸葛亮,定在刘备身上,“君无虑也!”
话音落下,鸦雀无声。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这话被不少后人调侃引喻失义,但刘备确实如此认为。
——鱼在他的水里游起来了。
可这话的称呼从华熙口中说出,配着凛冽的语气……刘备难得尴尬。
张飞也好,赵云也罢,对华熙都不甚了解,这种情况下,除了面面相觑、眼神交流外,也做不了什么。
诸葛亮却笑了。
“殿下。”
他走到华熙身侧,握着羽扇的右手虚揽过肩,带着她转身。
空出的左手向前做了个请的动作,他不语,只是看着华熙,眼眸含笑。
华熙蹙眉瞪他,到底还是顺着他的动作动了。
走出一段距离后,诸葛亮收手,正色道:“亮失言了,还望殿下见谅。”
华熙冷冷道:“若吾不欲见谅,何如?”
诸葛亮毫不犹豫:“自是以殿下意愿为先。”
“……”
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并不好受,华熙恼意愈浓,正待发作,却听诸葛亮道:“亮有一惑,殿下可愿解?”
“……讲。”
“汉室衰微,天下大乱,”诸葛亮凝视着华熙,轻声道,“有人怀兴复汉室之志,殿下何以视之?”
“……”
华熙看向诸葛亮的眼神淬上冰雪,寒意悄无声息地凝结。
她漠然道:“愚不可及。”
“如此?”
诸葛亮笑意依旧,意味深长:“亮曾观览史书,殿下……”
“够了!”
华熙猛地打断他。
隐秘的心思被揭穿,少女模样的国灵抿紧唇角,白皙玉颜染上嫣红。
——气得。
夏商周三代,神坛上的存在离人太远,朝代更迭不过换个名字,不足言道。
有秦一朝,奠定根基,意义非凡,可惜君主暴毙,十四载光阴云烟散去,映在琥珀色的瞳孔深处,只余一片空茫。
竹简之上,记得清清楚楚。
由夏至商,“若无其事”。
由商至周,“无可悲乎”。
由周至秦,“分合嬗变,实乃天命,抑或人力”。
由秦至汉,“面无戚色”。
……但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