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儿,你娘是因何事去世的?”
“枣儿,你娘活着的时候,你爹对她好吗?”
“枣儿,石榴的事你别担心!老子一定会把外甥女儿救回来!”
“枣儿……”
“够了!”林听崩溃打断石斛,“别那么叫我,这名字多年不用了。”
杜槿打趣道:“多好的名儿啊,为何不用了?”众人揶揄:“林红枣,听着就甜美可人,只可惜人不如其名,哈哈哈哈!”
林听认输:“那是幼时的小名,你们私下里喊喊就罢了,可别告诉旁人。”他指着不远处的山谷,“走吧,快到青杏谷了!”
刚进入山谷,一阵清甜果香就随风飘到鼻尖,漫山红杏压弯了枝头,在茵茵绿草间落了满地。
屋舍层叠错落,半山金黄的稻浪在风中起伏,整座山谷仿佛被秋阳染上一层温暖的光晕。
谷内的大伙儿闻声赶来,欣喜万分,七手八脚地将他们迎进院里。杜槿还未坐稳,就被熟悉的沙哑声音吼得一个激灵。
“一走就是三四个月,还知道回来!”阿流愤怒闯进屋里,“林听人呢?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林听躲到杜槿身后哀嚎:“完了完了,这事儿怕是不能善了!”
杜槿干笑两声:“呃,阿流,好久不见。”
阿流强压怒火,目光在几人身上逡巡:“你们几个到底去哪儿了,怎么一个个的都瘦了不少?”他一把拽过林听的左手,“这伤又是怎么回事?”
林听讪笑:“唉,此事说来话长……”
“那就长话短说!”
直到夕阳西沉,林听才将百越之行的惊险一一道来。阿冬听得倒吸凉气:“少当家差点溺水,杜大夫染了麻风,商大哥还跟百越人打了数场!”
阿流声音沙哑:“你们真是不要命了!”
“好在有惊无险,如今都恢复了。”杜槿笑道,“这回也算是因祸得福,不仅得了冶铁术,还带回了不少新伙伴。”
山蓝挠头:“杜大夫,你就别抬举我们了……”
阿冬赶忙起身:“平安归来就是喜事,谷里还来了百越的贵客,今晚可得好好庆祝!我这就去张罗饭菜。”
“多烤些肉!”林听兴奋道,“再拿树番茄和大芫荽舂个鸡脚,喏,就是这个,解腻又开胃!”
“从百越带回来的香料?那可得好好尝尝。”阿冬笑着接过。
茱萸有些局促:“不必特意为我们费心……”杜槿挽起她的手温声道:“无妨,以后都是青杏谷人,自然要多亲近亲近。”说着就带众人去安置。
一行人沿着石板小路穿过村落,道旁的夯土墙上时常探出瀑布般的三角梅和炮仗花,开得绚烂似锦缎。
家家屋檐下都挂着风干的腊肉,院中稻谷成堆,整个村子都透着安宁祥和。打眼儿一瞧就晓得谷里吃喝不愁,茱萸忍不住心生欢喜。
“这间如何?”杜槿在坡后驻足,“这屋子靠近山泉,旁边的空地正好给山姜建铁作坊。”又转头对石斛道,“你的住处不在这儿,待会让林听带你过去。”
“成!老子也不想黑石峒的人挤一块儿!”
众人自然无异议,各自安顿下来。
冬青留在屋外:“我就不住这儿了,过两日回半途山洞。”杜槿愣住:“那边只是中转,也没留什么食水……”
“半途山洞位置关键,很适合做哨所。”冬青平静道,“我独自一人惯了,在那边反而自在。”
当天夜里,青杏谷迎来久违的热闹,村中央的空地上燃起篝火,熊熊火焰映红了半边夜空。
“烤肉来咯!”郎君们排着队抬来大块烤肉,抹上蜂蜜和杏子酱,再用芭蕉叶裹好,埋进火堆旁的炭灰里烘烤。
肉香混着甜蜜的焦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引得众人直咽口水。
阿冬指挥着大伙儿搬来一个个木桶,揭开盖子,里面是金黄的糖渍杏脯、松软的杏子糕,还有甘冽清甜的新酿杏酒。
旁边的大锅里,柴火蒸出的粳米饭粒粒晶莹,肉汤咕嘟咕嘟冒着泡,新鲜香料的酸香味道直冲鼻腔。
众人围坐篝火旁大快朵颐,喝到兴起时,纷纷起身载歌载舞,欢笑声和歌声交织在一起,整个山谷都沸腾起来。
茱萸、木蓝一行人被青杏谷的众人团团围住,一时有些局促。
“你们和阿荆是一个部落的?”有人好奇地问。
“是的,我们来自黑石峒,寨子离这儿有十来天脚程。”木蓝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