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借你一缕光 > 第33章 创业

第33章 创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夜市生意蒸蒸日上,虽然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心里却洋溢着满足。邵景周依然雷打不动地天天来报到,见我忙不过来时,甚至会主动帮着招呼客人。有些熟客自然而然地喊我们“老板老板娘”,他也只是含笑应下,从不纠正。

我们之间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谁都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他依旧借着朋友的名义来帮忙,每当我需要帮助时,他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刻出现,又在我略显局促时轻描淡写地说:“朋友之间,就应该相互帮助。”

这份体贴让我满怀感激,甚至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我确实心动过。甚至还能想起他的那句“我喜欢你,给我一个机会可以吗?”

重都的夏日闷热的像个蒸笼,摆摊时热得受不了,我就拿小风扇吹一吹,但多数时候忙着招呼顾客,根本顾不上吹风,常常忙完才发现早已汗流浃背。

有次甚至中暑了都没察觉,还在帮顾客翻找衣服。等摊位终于清静下来,突然一阵头晕目眩,额头后背全是汗,刚想坐下歇歇,双腿一软差点栽倒。

邵景周一个箭步扶住我,看我脸色就知道是中暑了,他二话不说拧开矿泉水递给我,一手拿着小风扇一手拿着纸板不停的帮我扇风,见我缓过来一点后,又匆匆跑去买了药。

我说没事,他却执意要送我回去休息。最后拗不过我,只好让我坐在一旁休息,他去招呼客人。

那天晚上几乎都是他在忙活,因为我不舒服,收摊也比往常提早了一小时。

那天我没骑车回家,是邵景周开车送的我。我靠在副驾驶上昏昏沉沉,等红灯时他突然转头问我:“你很缺钱吗?”

我怔了怔,扯出个笑:“谁不爱钱呢。”

“我可以给你。”邵景周的声音很轻,“你不用这么辛苦……”他停顿片刻,“我可以养你。”

“我可以养你!”这句话太熟悉了。

二十岁的江亦也这样说过,说要养我,说要我等他,说要带我离开泉京。

我闭眼靠在座椅上,忽然觉得好笑。这辈子能被两个男人说要养我,虽然都还没兑现,但至少证明,我也蛮厉害的是不是?

“我养你”看似简单的三个字,说出口可太容易,但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摆夜市一年多,每天和邵景周朝夕相处,说不心动是假的。

就像我曾经以为我只会爱江亦,无论多少年,无论他有没有结婚,我只爱他。却没想过我有一天,也会为别人心动。

以前总听人说,人这一生会为很多人心动,我还不信,如今才发现这是真的。

我以前总以为爱一个人就要专一,就要爱他一辈子。

后来才知道,心动不代表不专一,真正的专一不在于一生只爱一人,而在于爱一人时一心一意。只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罢了。

我抿唇轻笑:“不用,我可以自己养自己。”

我想起俞艳说过的话:“都快二十五了,连恋爱都没谈过。就算有喜欢的人,人家现在也该结婚生娃了吧。”

说实话,我也不明白自己究竟在执着什么,自从离开泉京后,我就一心扑在赚钱上。夜深人静时,江亦的身影偶尔会浮现在脑海,却从未入梦过,一次都没有。

很多时候,我都在问自己,是不是该彻底翻篇了?放下那些过往,忘记曾经的一切,重新开始。

毕竟,赵锦的人生前程似锦。

我至今都想不明白自己为何稀里糊涂的就出了那个决定,等回过神来,甚至怀疑是暑热让我昏了头,才会鬼使神差地答应和邵景周交往。

这场恋爱开始得莫名其妙,当“我们试试看吧”脱口而出时,连邵景周眼底都闪过一丝错愕。就像三个月后,我们的分手同样来得猝不及防一样。

俞艳得知后说我太草率了,连个正式的表白仪式都没有,就上赶子答应人家了。她强调至少该有鲜花和郑重的表白流程。

俞艳是浪漫主义者,尤其注重仪式感,包思齐和她在一起时总会精心设计各种浪漫桥段来满足她的期待。

可惜她和包思齐最终还是分手了。

包思齐一心想和俞艳结婚,甚至承诺不用俞艳跟他回江饶,愿意在重都买房安家。他说已经说服了父母,就等双方家长见面商谈。

包思齐没少往俞艳家跑,有时呼朋引伴,有时独自登门。可俞艳从不在父母面前承认他们的关系,只含糊其辞地说他是“朋友”。

我不理解俞艳为何如此固执,包思齐明明为他们的未来铺好了路,她怎么还是不肯点头?

我看的出来,她也是爱包思齐的,我只是不明白既然相爱,包思齐为她做了那么多,她怎么就是不为所动呢?

俞艳喝了一口啤酒,幽幽道:“他父母打心底不喜欢我,现在勉强妥协,婚后指不定要闹出多少矛盾。”她摩挲着酒杯继续说,“再说那房子只付首付,往后几十年都要为房贷奔波,这种日子我可不想要。可能是我自私吧,但恋爱和结婚根本是两回事。现在还有新鲜感,等结了婚整天围着锅台转,想想都窒息。”

她说自己只想享受当下,想吃就吃,想玩就玩,何必用婚姻束缚住手脚?

她甚至不明白包思齐为何执着于结婚,“保持恋爱的新鲜感不好吗?要是真有钱到不用为生计发愁,我倒可以考虑结婚。可现在钱都在他父母手里攥着,拿什么结婚?”

说到底,终究是钱的问题。

俞艳说,包思齐家明明有钱,买房却只肯付首付,摆明就是他父母不认可她,不想让儿子留在重都。

说到这里,她冷笑一声:“包思齐不是本地人,我爸妈也不可能同意我嫁到外地去。就付个首付?我爸妈更不会答应了。”

我不明白,既然彼此相爱,为什么要被这种事拆散?首付又如何?两个人不能一起奋斗吗?

“你不爱他吗?”我问。

“妹妹,爱情能当饭吃?”俞艳反问道,“我和一个人在一起是为了享受生活,不是要当家庭主妇整天伺候老公孩子,还得处理婆媳矛盾的。”

她停顿片刻,又补充道:“除非他家每个月能给我几万零花钱,结婚生孩子有保姆照顾,我倒是可以勉强考虑考虑。”

我知道,她爱包思齐,但更爱她自己。

俞艳总把“包思齐不是重都人”挂在嘴边。可既然这么在意,当初何必浪费这么长时间和他谈恋爱?有时聚会时她突然发脾气也会念叨这句话,在她心里,重都人就是最好的。其实大多数重都人都这样,骨子里就觉得自己的身份高人一等。

俞艳不愿意和包思齐结婚,也不是说不愿意,可能是包思齐的安排没有达到她的预想吧。可包思齐却一厢情愿地为两人的未来筹划着,他甚至自作主张地把父母从老家接到重都,就为了让二老见见这个“准儿媳”。

矛盾正是从这里爆发的。

包思齐想让俞艳跟自己回家去见见父母,俞艳不同意,他说会将父母带过来,俞艳并没在意,没想到他竟真的把人带来了,这让俞艳既惊又怒。

“他一声不吭就把他爸妈带来了!”

俞艳说,她当时知道这个消息时,整个人都是懵的。她质问包思齐,“我明明跟你说过的,不见不见,你还带他们来干嘛?”

包思齐委屈地辩解,两人为此大吵一架,最终俞艳还是勉强同意赴约。

见面时的气氛格外尴尬,或许是长辈等待太久心生不满,又或许本就对“拐走儿子”的俞艳心存芥蒂,包思齐的母亲全程都冷着脸,倒是他父亲一直在圆场,话里话外却都带着刺。

俞艳又喝了一杯酒:“他爸说包思齐和我在一起后,前前后后做了好几桩生意,问家里拿了不少钱,结果呢?全打了水漂,后来回去上班,每周还要变着法跟家里要钱,还说光这半年,包思齐给我花了得有十几万吧。”

她冷笑一声:“做生意谁说得准?有赚有亏,当时一起创业时,我也投钱了啊!再说了,包思齐的钱又不是都花在我身上了,他自己不也花了吗!”

她吃了两口菜,接着说:“他爸还笑着说,他们不计较这些,年轻人谈恋爱花钱是应该的,呵!说想问问我结婚的事,如果有空,这两天双方家长就见见面。说的真好听,见面菜还没上,就张口闭口提钱,就这样,还见什么父母。”

其实我很担心俞艳去见包思齐的父母,怕他父母会给她难堪。后来想想她的为人处世一向圆滑周到,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更清楚对谁该说什么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