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如雾,庭前青石泛着冷光。
时琛手中长剑破开雨帘,剑锋挑起的水珠在空中划出数道银弧,又碎在下一式凌厉的劈斩中。少年身形如鹤,腾挪间艳红衣袂翻飞,束发的丝带被雨水打湿,黏在颈侧。
一招点刺本该行云流水,他却突然收势,剑尖震颤着停在半空。
“无论今天朝堂上发生什么,你都给我闭紧嘴,少打探。”
父亲昨夜的话像根刺,随着每次挥剑的动作往血肉里扎得更深。
时琛烦躁地甩了甩额前湿发。他猛地旋身,反手一记横削,力道大得惊人。
剑尖刺穿一片坠落的梨花瓣,汁液溅上手腕。半点腥甜。
相府琴室内,雨丝斜扫进来,在焦尾琴上留下蜿蜒的水痕。
裴照临的指尖在弦上翻飞,《广陵散》的杀伐之气混着雨声,震得案上烛火忽明忽暗。他弹得太过用力,指甲缝里已渗出血丝,却仍不肯停下。琴音越来越急,像要把什么撕碎。
“铮——”
一根弦猝然崩断,在他小臂抽出一道血痕。
琴音戛然而止,裴照临盯着那抹红痕怔了怔。血珠顺着白皙的手臂滑下,滴上琴面。
他盯着那抹红痕怔了怔,突然低笑出声,只是笑着笑着,只剩下化不开的苦。指尖无意识地拨动剩下的琴弦,发出不成调的杂音。
窗外隐隐雷鸣,他攥紧断弦,直到掌心渗出血珠。
雨丝织成灰蒙蒙的纱,笼罩着百级汉白玉阶。
谢闰章独自拾级而上,朝服被雨水洇湿,广袖沉甸甸地垂着,里面还装着今日要奏禀的文书。
他的皂靴踏过积水,溅起的泥点沾湿了袍角,像一个个小小的污点。
高处的大殿门洞开着,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像张饥饿的嘴。
一滴雨顺着他的官帽滑落,砸在鼻梁上。谢闰章突然想起三十年前第一次上朝时,师父扶着他走上这台阶说的话:“这台阶,走着走着就只剩你一人了。”
雨水滑进衣领,冷如刀锋。
朝堂内的空气凝滞如铅,阴雨天特有的潮气混着沉香,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胸口。
肃王抱臂站在武将列中,百无聊赖地听着户部侍郎絮叨新税制,心里却莫名烦躁
他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刀柄——今日这朝堂,静得反常。
谢闰章正立于殿中,青筋暴起的手攥着一卷奏折,声音却稳如磐石: “蓟镇军饷被克扣三成,边关将士冬衣填的皆是芦花,新政所谓‘利国利民’,若不彻查污吏贪墨克扣,纵使条文字字珠玑,亦不过虚妄空谈!”
裴霄雪轻抚白玉塵尾,唇角含笑: “谢御史此言差矣。军饷调度皆有账册可查,至于芦花充棉……”他忽然转头看向殿门,“带上来。”
两名侍卫押着一名文士踉跄入殿。
谢闰章瞳孔骤缩——那是他三年前亲手提拔的门生,刘淼。
“刘主事,把你昨日所言,再说一遍。”裴霄雪温声道。
刘淼面色惨白,衣着却还算整齐,没有受刑痕迹。
他不敢看谢闰章,只盯着自己的鞋尖: “去、去年北狄使团入京时,谢师……谢大人曾命我传递密信……”
“胡说八道!”谢闰章暴喝。他猛地冲上前,却被侍卫拦住。
刘淼吓得跪倒在地,竟从怀中掏出一封盖着谢印的文书:“这、这是谢大人亲笔……”
“伪造!”谢闰章劈手欲夺,裴霄雪却已接过文书呈给皇帝:“笔迹请陛下过目。”
萧景琰扫了一眼,淡淡道: “谢卿,你有何解释?”
殿内死寂。
裴霄雪广袖轻扬,指尖微勾,廊外甲胄声响,两名侍卫如鹰隼般疾步上前,铁钳似的手掌已搭上谢闰章肩头。
“谁敢!”谢闰章暴喝。他脊背突然绷直,周身竟散发出一种玉石焚于烈火的决绝气势。两名侍卫对视一眼,动作竟都有片刻迟疑。
谢闰章浑浊的眼珠布满血丝,颤抖的手指直指刘淼:“当年你寒窗困顿,是我破格将你录入门下,如今你竟诬陷于我!”
袍袖翻飞间,谢闰章踉跄着撞开侍卫,胸膛随着喘息剧烈起伏:“三十年!丞相!三十年宵衣旰食!你等用这般下作手段构陷忠良——陛下若知朝堂豺狼横行,定要剜了你们们这些奸佞的心肝!”
他扭头,死死盯着龙椅上的身影。殿内烛火摇曳,映得他眼底跳动着悲壮的火焰,仿佛要将半生忠诚都融进这一眼。
“御史不必忧心。”裴相淡淡开口,“是构陷忠良还是确有此事,本相必定查个明白。只是真相未明之前,只得委屈丞相受些约束了。”言毕一挥手,两名侍卫便要上前动作。
谢闰章狠狠瞪着裴霄雪,他刚要怒骂——
“谢卿,”萧景琰幽幽开口,“你令朕失望了。”
谢闰章不可置信地回头。
“陛下……”他声音在一瞬间沙哑到了极点,“连您也……不信臣?”
萧景琰缓缓站起身。
他垂眸睨着阶下臣子,捏着那封密信的指尖骤然发力,纸张便如一片枯叶般轻飘飘坠下,啪地砸在青砖上。
“爱卿鞠躬尽瘁,朕自然认得爱卿笔迹。”萧景琰叹一口气,“谢卿,证据确凿,你让朕怎么办?”
“好!好一个证据!”谢闰章突然大笑,笑声里带着化不开的悲怆。泪水顺着他眼尾皱纹蜿蜒而下,“三十载风霜未改赤诚,抵不过宵小一张构陷的状纸——陛下若肯彻查,臣为一身清白,何惜此命!”
裴霄雪叹息:“谢御史何必激动?若问心无愧,配合调查便是。”
郑阎突然阴笑:“不是说以死明志?倒是演给大伙儿瞧瞧啊!”他上前一步,逼近谢闰章,“御史怕了?下官还记得……古有断臂表忠之举……”
谢闰章求助似地看向皇帝。萧景琰只摩挲着龙椅扶手,神色晦暗难辨。
他踉跄着后退两步,撞上龙柱。